甘泉入農戶——陽西農村改水紀實
發布時間:2003-08-27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陽西縣織扳鎮石步村是一個大村,人口達4300多。該村地處織溪公路邊,有肥沃的農田,還有大面積的養殖灘涂,是個名副其實的魚米之鄉。改革開放以來,該村三五層的樓房一幢幢地立起來,集體經濟實力有了比較大的發展。但莫名其妙而又令人擔憂的是,該村幾乎每年都有一個或幾個青壯年村民不明不白地死亡,更有不少兒童患上腦膜炎及其他“怪病”。目前,村中癱瘓的兒童及成人就有六七個。原因何在?
劣質井水從中作祟
該村有兩口歷史超過百年的水井。1980年以前,村民的飲用水一直取自這兩口井,后來村民新建房子的才另掘水井。而村里所有水井打起的水,放置幾個小時后,水面便浮起一層白色蜘蛛網狀的油污。1990年以后,隨著經濟的發展、新建房屋化糞池的增加以及農田噴施農藥的頻繁,漸漸地,原來能養出又肥又美大蠔的灘涂竟然養不活蠔了;而村民飲用的井水更是多了一種說不出的異味,村民肚疴肚痛的事頻頻發生。
去年,村里又一個5歲的小孩莫名夭折了……
是否水有問題?石步村民的異常情況引起了當地政府的重視。去年10月,經過多次取樣化驗發現,該村飲用的井水四項指標不合格,而且村民共用的大水井還驗出含致癌物質!
縣衛生部門認定:原來是劣質井水作孽!消息傳來,村民人心惶惶。“原來我們喝的竟是毒水。”傳言立即不脛而走,村內一時鬧飲用水荒。
涓涓清泉流入農戶
水是生命之源,人不可一日無水。陽西縣領導獲悉石步村“吃水難”的情況后,心急如焚。去年11月26日,縣長譚君鐵輕車簡從來到石步村。深入了解情況后,他提出了改水計劃。據匡算,該項工程大約需要資金40萬元,而該村能自籌的集體資金只有20多萬元。怎么辦?當天,譚縣長現場辦公,與村干部一起,做村民的思想工作。最后,大家決定通過政府支持一點、群眾集資一點的方式進行改水。譚縣長還責成有關部門以最快的速度讓村民吃上衛生的自來水。12月22日,工程動工,在距離該村2公里的茶山村打井抽取合格的地下水,建設高20米、容量達40立方米的水塔,并鋪設2公里長的輸水管道,日供水量為100立方米。
今年4月10日,工程竣工投入使用。這一天,痛失了正當壯年的大兒子的譚宏權老人當喝上第一口清甜的“放心水”時百感交集:“我兒子是33歲那年走的。聽到我們飲用的井水有問題,大家都愁壞了,擔心喝臟水的日子還要延續下去。現在可好啦,政府幫我們改水,讓大家喝上了清潔的水,我們的子孫后代也有福了!”
農村改水全面鋪開
解決石步村飲水問題后,該縣把改水工程面進一步鋪開。據不完全統計,該縣的蒲牌、溪頭、上洋、塘口、新圩等5個鎮的28個村委會存在不同程度的飲水難問題。缺水主要原因,一是沿海地區地下水堿性過大;二是部分山區丘陵地區地下水酸性過大;三是部分地區地水源污染嚴重,水質細菌、亞硝酸鹽、氨氮等含量超標。今年,陽西縣把改水工作作為農村工作的重中之中來抓,計劃投入資金2956.1萬元,用三年時間,徹底改善農村群眾飲水難問題。具體規劃為:2003年解決上洋、塘口、新圩、儒洞等鎮的缺水問題;2004年解決蒲牌、溪頭、程村鎮的缺水問題;2005解決織扳、上洋鎮部分地區的缺問題。
今年上半年,上洋自來水供水工程全面動工,該工程由縣城直接向20公里外的上洋鎮供水,鋪設管道2萬米,計劃投資760萬元,目前工程臨近竣工。工程完工后,日供水量將達4000立方米,可解決織扳鎮沿途村莊及上洋鎮墟鎮等4萬多人的飲用水難問題。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