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05-12-23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這里是黑龍江哈爾濱的哈達果菜批發市場,每天的晚上7點至第二天凌晨三點這個批發市場的香菇和平菇批發量有2.5萬公斤,占整個哈爾濱市消費量的70%,其中的1萬公斤香菇和平菇都產自香坊農場。
批發商:“香坊農場的平菇和香菇占30-40%,將近三分之一都來自香坊農場,對香坊農場的量挺大,你們一般每天都到那邊去收,我們天天都去,一天能收多少,我們這邊總體上來說一天能收3、4百件吧。”
這兩年,香坊農場靠在日光溫室大棚里種植蘑菇每年的銷售額達到了1200萬元,每棟大棚的利潤在5萬元左右,然而在兩年前這些日光溫室大棚里種的卻不是蘑菇,他們曾經走過一段彎路。
香坊農場地處哈爾濱郊區,人均耕地不足3。3畝,為了提高農民收入,香坊農場決定依托在哈爾濱周邊的地緣優勢,發展設施農業,在冬季為哈爾濱提供新鮮的綠色蔬菜,獲得高利潤。1999年,香坊農場籌集了1800萬元資金興建了300棟日光溫室大棚,租給當地農民種植綠色蔬菜。
香坊農場農民王立明在2002年就承包了3棟大棚。
黑龍江香坊農場農民 王立明:“種過蒲公英,還有生菜,芹菜也種過。”
那年夏天,王立明靠銷售蔬菜賺了1萬多元。按最初設想,到了冬天這些新鮮蔬菜就可以賣上更高的價,賺更多的錢。然而到了冬天,現實和王立明設想的正好相反。
黑龍江香坊農場農民 王立明:“冬天咱們這采光不行,再一個溫度上不去,沒有溫度,那些菜都需要15度以上。”
王立明本想靠日光溫室生產反季節蔬菜,可是冬天溫室內只能維持在零上6度左右,為了提高溫度讓蔬菜能夠生長,王立明只好在大棚內支起了爐子生火取暖。
黑龍江香坊農場農民 王立明:“這一畝地的棚一年用煤在20到30噸左右,那時候煤價挺便宜,200多元錢一噸,所以說25噸煤就得5000多元錢,這一棟棚,你還有人工呢。”
這多出來成本讓王立明的生菜必須要賣到1。5元以上才能賺錢,而當時在市場上生菜還賣不到這個價。
黑龍江香坊農場農民 王立明:“市場上從南方來的,從山東壽光到哈爾濱的和1.1元到1.2元。”
在冬季,哈爾濱的綠色蔬菜主要來自山東壽光,算上運費也要比本地大棚種的蔬菜便宜,王立明不得已只好低價銷售,一冬天下來王立明把夏天賺得錢都賠進去了,算上大棚的承包費王立明血本無歸。
不但是王立明,當年承包溫室大棚種蔬菜的還有100多戶農民也都賠了本, 2003年,農民們紛紛退租。原本農場投資1800萬元建立的大棚想讓農民增加收入,沒想到卻成了空擺設,不僅農民沒有致富,而且農場的投資也難以收回。
就在香坊農場騎虎難下的時候,副場長宋金友的一次偶然經歷使事情出現了轉機。
黑龍江香坊農場副場長 宋金友:“哈爾濱市道外區萬寶鎮有個后城村,正月初四我到那里去考察圓蔥的項目。”
宋金友到了萬寶鎮發現那里也有日光溫室大棚。
黑龍江香坊農場副場長 宋金友:“這個溫室大棚我進去一看,正好就是生產的食用菌,當時我就想到了,我們農場也見了一些溫室,它能生產我們也要研究研究生產食用菌。”
萬寶鎮之行使宋金友大受啟發,經過咨詢專家以后他得到了一個夢寐以求的結果。
黑龍江香坊農場副場長 宋金友:“18度以下到零上四度,這樣它都能出菇,咱這個溫室條件正好能達到這個溫度。”
宋金友決定試驗一下,2003年8月他說服自己的姐姐宋金環承包了3棟大棚開始種蘑菇。
宋金友的姐姐 宋金環:“剛一開始這通風,除蘑菇啥的都不懂,也不知道這東西這么就能出來啊,光買蘑菇吃不知道這是從哪出來的,后來人家說得割口這一步一步的出蘑菇。”
2003年冬天,宋金環不用人工取暖,靠溫室大棚自然吸取的日光完全滿足了蘑菇的生長需要,這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
宋金友的姐姐 宋金環:“這三個棚子有5.4萬袋蘑菇。”
記者:“這一袋能產多少斤?”
宋金友的姐姐 宋金環:“一袋一年能產三斤半,就往少了說。一般價錢就是1元多點,一塊一二吧,價錢。”
到了2004年5月,宋金環的三棟溫室大棚蘑菇純利潤達到了10萬元。然而這并沒有打動其他農戶,當地農民還都沉浸在不成功的蔬菜種植中,誰都不敢再輕易投資。
為了能夠說服農場農民種植蘑菇,香坊農場找來浙江的香菇種植大戶周麗云來做示范。
周麗云:“我們浙江種的人也多,但是我們浙江的溫度太高了,種不多,像我們在家里一年只能種個2、3萬棒香菇,就頂多了,來這里就是希望做多一點,規模大一點。”
周麗云在得知香坊農場有閑置大棚無人種植后,單槍匹馬來到香坊農場,雇了人一口氣承包了5棟大棚種植香菇,香菇成熟以后,周麗云就把香菇就近銷售到哈爾濱的批發市場。
周麗云:“像我們這么多的人,就輪著上批發市場看價錢,看看他開出去多少價,我們就是這一箱蘑菇給批發商掙個四,五塊錢,是合理的,要是批發商掙得太多了,我們也不愿意了,也不給批發商。”
周麗云用不到一年的時間就純賺了近20萬元,當地人都驚嘆這個不起眼的瘦小女人干成了大事,在周麗云的刺激下,農場農民又回來開始租大棚種植蘑菇。15兩年前因為種蔬菜賠本的王立明也回來了。
黑龍江香坊農場農民 王立明:“聽他們講,咱們這有南方人種香菇的,我就到他們棚里看了看,回來我就種了一年香菇,那時我跟他們學的香菇需要溫度低,需要10度到7度左右它就長。”
梁安貴2004年從八一農墾大學畢業以后也回到香坊農場種植香菇。
梁安貴:“現在屬于一個轉色的一個階段,現在這個部分已經轉完了,慢慢都轉成這個顏色以后,打完垛以后從四周就開始出香菇了。”
種植戶:“接菌的時候,不要讓細菌鉆進去,什么時候價錢好一些?十月一日的時候還有過年的時候。”
2004年8月,香坊農場的300棟大棚被當地農民搶租一空,這回他們不再種植綠色蔬菜,而是種植適合北方日光溫室自然生長的平菇和香菇,2005年,香坊農場的三百棟日光溫室大棚日產平菇和香菇1萬公斤左右,年銷售額1200萬元,每棟大棚的年利潤達到了5萬元。
宋金環:“今年好像是能比去年多剩下,今年我這5萬多袋正好了我預計是12.3萬元錢,純賺的差不多少。”(CCTV-致富經)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