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07-02-16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本網訊:據新華網報道,如今在河北省平泉縣,農業生產中的廢料不再是被丟棄和焚燒的垃圾,這些作物秸稈、畜禽糞便、果樹枝椏成為當地農民的搶手貨,就連昔日滿天飛的塑料袋、塑料地膜也成了農民增加收入降低生產成本的重要“資源”。當地農民把這一變化歸功于農業生產節本增效的新模式———廢料循環利用。
平泉是我國北方最大的食用菌生產基地縣,2006年,全年生產食用菌8萬噸,產值8億元,為農民增加收入4億元。可食用菌生產也產生了大量的廢料和廢塑料袋。近年來,當地立足于農業資源的優化配置,充分應用生物發酵等多項高新技術,進行食用菌產業廢料循環利用的研發和推廣,運用食用菌產業化來推動資源轉化利用最大化,實現了林業、菌業、畜牧業、餐飲業等多個行業相互促進、協調發展,探索出了一條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和諧統一的循環發展之路。
該縣食用菌辦公室主任劉紹國介紹,在平泉的食用菌循環經濟模式中,分解廢料生產食用菌的模式有兩種,一種是小循環,只在食用菌產業生產內部進行循環,即把生產木腐菌的廢料重新發酵滅菌后生產草腐菌,這種做法可以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增加收入來源;另一種是大循環,即加工業、菌業、種植業、養殖業之間的循環,把農業作物的秸稈、畜禽的糞便用來生產綠色食品食用菌,再將食用菌生產的廢料通過菌糠發酵技術還田給作物,把菇農生產使用過的廢棄菌袋和可利用的塑料等利用再生技術制作成包裝食用菌產品的容器。食用菌生產本身的廢料利用,不僅解決了種植業、養殖業中的廢棄物,還解決了廢棄塑料袋四處亂飛的問題,而且大大降低了菇農的生產成本。據統計,過去一個菌袋0.13元,一次性使用后就作廢物丟棄;如今,每個菌袋回收價格達0.04元,僅菌袋成本一項就可節約成本30%,全縣每年可節約生產成本80余萬元。
此外,他們還把食用菌生產廢料發酵成動物飼料,動物糞便放進沼氣池中發酵,產生高效清潔燃料沼氣。在耿家溝村,村民蔡立俊告訴我們,全村目前有沼氣池103座,生活燃料主要是沼氣。
在楊樹嶺鎮沿南溝,村支書李占文告訴我們,過去他們村種玉米、養豬、培養食用菌三項相加,戶均總收入約1萬元左右,如今采用縣里推廣的循環模式,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平均每戶每年可以節支增收2000多元。
據了解,平泉縣食用菌生產的廢料不僅可以被生產為飼料和肥料,而且可以通過活性炭加工技術,生產成粉末活性炭,作為工業品銷往全國各地。
通過幾年的實踐與摸索,平泉縣以食用菌為核心的循環經濟形成了以食用菌生產為主體,以畜禽養殖和設施菜為兩翼的特色產業格局,2006年三大產業產值達18.6億元,占農業總收入的80%以上,三個產業提供農民人均純收入2250余元。以食用菌為核心的循環經濟模式,大大提高了產業對資源的利用率,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經濟效益,成為富民強縣的主要農業經濟模式。
責任編輯:紫晴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