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08-06-06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走進“廬陵文化第一村”漠陂古村附近的江西山寶菌業公司生產基地,只見菌墻上的菇蕾一層層、一片片,猶如初生的嬰兒水靈鮮嫩,又如羞澀的少女嬌憐可愛。一位中等身材、樸實無華的青年農民企業家正專注地為拜師學藝者詳細講解食用菌栽培技術。他,就是吉安市青原區農村致富典型、渼陂古村黨支部書記、江西山寶菌業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富于傳奇色彩的“菇王”梁仁俊。
梁仁俊是吉安市青原區漠陂古村一個普通農民的兒子。2001年,他創辦了吉安市食用菌技術培訓中心,建起了月牦3萬公斤草料的食用菌生產基地。事業的不斷發展,使梁仁俊被越來越多的人們所認識,也引起了當地政府的關注。近年來,他連續被市、區和鄉政府授予“農業標兵”等榮譽稱號。2004年被中共江西省委評為“帶頭致富、帶領群眾共同致富標兵”。
梁仁俊是個勤于思考、敢于向常規挑戰的人。早在1996年,由于科技的不斷發展,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用原技術栽培食用菌產品質量差,菇體帶泥,朵形難看,已逐漸失去了市場。梁仁俊已感覺到要想在純稻草栽培上有新的突破,必須解決在整草不切斷、不切碎、不裝袋和不搭架的前提下進行立體發菌出菇,實現稻草砌墻出菇的難題。
梁仁俊走訪了大江南北數省,試驗了幾十種方法,終于在1998年成功地實現了用純長稻草立體栽培食用菌,且生產出的食用菌朵形適中、產量高、口感好、沒有棉籽味、菇體側生不帶泥、生物轉化率達200%~250%,一般每叢重0.5~2公斤、最大的可達4公年,該技術申請了國家發明專利——長秸稈(稻草或麥草)立體栽培草腐類食用菌高產技術,專利號:0116640·7。
從稻草堆走出的“百萬富哥”梁仁俊,于2003年6月成立了江西山寶菌業有限責任公司(地址: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區文陂郵碼:343060電話:0796-8484135),注冊資金160萬元,公司以生產、銷售食(藥)用菌產品、培訓人才為主。公司成立當年,建立了50萬公斤鮮菇的生產基地,帶動了本村40多戶農民生產食用菌,戶均增收3000多元,并充分利用了廢稻草25萬公斤,取得了可觀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2004年在吉安市委組織部和青原區委、區政府的扶持下,公司采取“公司+基地+農戶”的形式擴大生產,計劃年生產1000萬公斤食用菌,帶動2000戶農民種菇,保證每戶增收5000元,讓更多的貧困農民脫貧致富。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