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09-10-04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本網訊:河北省平泉縣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導向作用,整合各類財政資金,有效破解支農資金不足、管理不力、效率不高等問題,從食用菌生產基地建設、技術服務、產品深加工等關鍵環節給予扶持,形成了財政資金的規模效益,集中財力傾力打造“中國菌鄉”這一名片,使食用菌這一富民立縣產業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該縣采取政府推動、龍頭牽動、協會促動、市場拉動、集群聯動等方式,全力打造食用菌產業。一是基地規模化。2008年,全縣生產規模為1.2億盤(袋),產量達10萬噸,產值經營額10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45%,人均純增收1500元,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40%。二是品種多元化。形成了香菇、滑子菇、黑木耳、平菇等8個品種長短周期結合、多品種多模式互補、周年生產供應的多元化周年化發展格局。三是生產標準化。先后推廣了香菇、滑子菇生產加工系列標準,建立了產品質量可追溯體系。四是出口創匯化。以保鮮、速凍、烘干、鹽漬、罐頭、即食包裝等為主導的8大系列50多種產品常年供應國內外市場,遠銷美、日、韓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創匯近千萬美元。
食用菌產業集群規模不斷壯大,綜合實力大幅提升。培育壯大了森源公司等30余家食用菌生產加工龍頭企業,其中省級龍頭企業3家,市級龍頭企業4家。建成保鮮廠50余家,烘干廠5家,協會及專業合作組織60余家,年加工能力5萬噸。食用菌產業文化內涵得到發掘,品牌效應效益明顯。2008年,謀劃實施了“中華菌文化產業園”,目前已完成投資2億余元。深入挖掘食用菌作為“山珍”與“仙藥”的文化內涵,使食用菌產業向創意文化產業發展,培育打造了“森源”、“潤隆”、“乾歲”、“三棵樹”等4個知名品牌。“平泉牌”集體商標知名度不斷提高。食用菌產業質量安全整體提升,工廠化生產趨勢明顯。有5家企業完成出口基地備案工作,有3家企業進行了出口衛生登記,部分企業先后通過了ISO9001,HACCP國際質量、安全體系及有機產品基地認證。隨著第一家杏鮑菇生產廠的建成投產,標志著平泉食用菌產業發展進入了工廠化生產階段。
該縣下大力量培養支撐體系。一是培養市場營銷流通體系。共有各類經紀人2000余人,購銷點100余處,原輔材料交易市場一處,與食用菌相關的廠家20余家。二是培養科研創新與研發體系。成立了食用菌研究會等4家科研機構,出臺了獎勵辦法??h財政每年撥30萬元專項經費,用于科研科技攻關,積極與國內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引進科技和人才,研究出專利產品1項,引進新品種12個,推廣新技術10余項。三是培養市場風險防范保障體系。每年由專門組織研究市場行情,適時調整生產品種。同時采取縣財政補貼30%,個人交70%的方式,引導菇農加入中華聯合財產保險。四是培養信息數字平臺共享體系。與中國移動、中國網通等公司合作,開通了平泉食用菌短信平臺、平泉食用菌信息網等網絡信息平臺,為從業者提供市場供求、技術服務等信息。五是培養文化資源發掘體系。成立了食用菌文化產業推進辦公室,針對食用菌文化資源進行產業化開發,由資源消耗型向產品精深加工和菌文化產業方向轉型。
與此同時,大力發展循環經濟。食用菌廢料轉化生產活性炭項目已全面投產,廢菌袋回收生產包裝箱、包裝桶項目已見成效,生產廢料開發生物有機肥料項目產品全面上市,創建了西紅柿冷棚套種雙孢菇、玉米地套種大球蓋菇,以及具有平泉特色的菌林共興生產模式。大力推進“三位一體”沼氣池建設,形成了“農副產品—食用菌—廢料—菌糠飼料—養殖—畜禽糞便—沼氣池—沼渣、沼液—還田作肥料”的閉合式循環模式,產業鏈條增值率達到15%以上。(中國平泉網站)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