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0-01-11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合肥本地年產量僅萬噸,不足消費量的1/3;投入與產出比超過1∶3;生產1公斤平菇綜合成本1元錢,市場價6元以上……昨天,記者從合肥市食用菌協會2009年度年會上了解到,合肥食用菌產業效益高、市場好,蘊藏巨大商機。
產銷倒掛市場飄紅
據合肥市食用菌協會秘書長錢萬新介紹,當前合肥市食用菌產業面臨產不足需,市場產銷倒掛嚴重。目前,合肥市食用菌種植面積不到1萬畝,2009年年產量只有1萬噸左右,而從市場銷量看,僅周谷堆批發市場一年的交易量就在2萬噸左右,再算上其他農貿市場,整個合肥市食用菌的消費量在3萬噸以上,因此,產量不足消費量的1/3,市場存在很大缺口,食用菌產業的發展空間還是比較大的。
產銷有缺口,市場價格自然看好。合肥立新菌種場負責人沈思和介紹,目前合肥市場最貴的白靈菇地頭收購價達到24元/公斤,零售價在30元以上,另外,杏鮑菇的地頭收購價也在16元/公斤左右,茶樹菇10~12元/公斤,雞腿菇8~10元/公斤。“南方有一種食用菌叫雞叢菌,每年5~9月長在荔枝樹上,口味好,營養價值高,但產量少,難以人工栽培,目前賣到廣東省內飯店的價格在240元/公斤。”沈思和說。
投入產出比超1:3
食用菌市場好,種植效益自然也很可觀。食用菌種植大戶楊安紅介紹說,當前食用菌產業投入與產出比超過1∶3,好的品種還能達到1∶7,甚至1∶10,也就是說,農民投入1萬元種植食用菌,收入至少3萬元。
食用菌種植戶葉鋒,在廬陽區承包5畝地種植各類菌菇。他以效益最低的食用菌品種——平菇為例,給記者算了一筆賬:2009年,他用4個大棚種植平菇,共投入3萬個菌包,一個菌包可產平菇1.1公斤左右,平菇總產量在3.3萬公斤。每公斤平菇的綜合生產成本在1.4元左右,而銷售價在5.6元,凈效益在4.2元,僅平菇一項年收益在13.86萬元。
高效益也含大風險
“高效益也有大風險,盲目投資不可取。”市農委農業局李俊說,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合肥食用菌消費量逐年提高,產銷缺口的局面近年來依然存在,這給食用菌產業帶來了商機,但這個產業也是一個高風險產業,因為,食用菌上市時段集中,容易出現量多價跌的局面。發展這個產業,在規模化發展的同時,必須提高產品質量,贏得市場,方可站住腳。
對此,肥西縣三河鎮食用菌大戶孫偉深有體會,他說,每年春季,菌菇生長良好,集中上市,量多價跌,市場風險非常高。“秋冬季節,平菇賣到5.6元/公斤,但春季,價格跌到1.5元左右,只夠收回成本。但是,質量好,賣相好的,價格還是在2元以上。”孫偉說。
李俊透露說,為了解決合肥食用菌產銷缺口,今年肥西縣又新增食用菌基地500畝。“在產銷有缺口的情況下,適度發展食用菌還是可取的,但須摸清市場,選好品種,品質優先,提升市場競爭力,方可降低風險。”李俊說。
○吳學年 記者 柳書節(合肥日報)
編輯:XS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