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0-05-13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當地農民正在“收割”田里的袋料黑木耳,為水稻插秧騰出空間。在農閑季節,用一袋袋的農作物下腳料生產黑木耳,節約了木材,一畝土地年收入可達2萬多元。
龍泉市雙益菇業有限公司的職工在工廠化金針菇無菌生產線上工作。
5月上旬,記者走進浙江省龍泉市,這里是世界香菇栽培發源地、我國食用菌十大主產基地之一。近年來,龍泉市大力推進節約木料和土地的食用菌栽培技術,獲得了良好的生態和經濟效益,去年生產袋料黑木耳11000萬棒,生產袋料香菇7000萬棒,生產段木靈芝4100立方米,全年食用菌總產值達4.45億元。
雙益菇業有限公司通過工廠化生產方式,循環利用農作物下腳料生產食用菇,節約了大量林木資源,極大地提高了土地產出率,每畝土地的年收入超過100萬元。
本報記者潘少軍攝影報道 (本文來源:人民日報 )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