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1-01-14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他是世界上第一個為黏菌新種定名的中國人,也是我國第一個對黏菌屬、科、目級進行系統分類的學者;他近30年致力于菌物科學與食用菌工程技術和產業化研究,將基礎理論與應用技術相結合,以創新成果為依托,研究解決北方食用菌工程技術難題,促進了食用菌產業升級……
他就是李玉,中國工程院院士,吉林農業大學菌物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菌物研究所所長,十佳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提名獎獲得者,盛放在農大園地中的一朵奇葩。
作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科技(管理)專家、優秀教育工作者,省食用菌產業化技術總負責人,李玉治學嚴謹、學風正派,在他的帶領下,建成了位居國內前列水平的菌類種質資源庫,篩選培育出39個品種,6個通過國審;創新改進了全日光栽培黑木耳等8項關鍵技術,改變了傳統栽培模式;累計推廣50多億袋,創造直接經濟效益近60億元。在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313篇,其中31篇被"SCI"收錄或引用,出版著作17部。在他的努力下,建立了教育部食藥用菌工程研究中心,創辦了《菌物研究》學術期刊,在我國創建了較完整的菌物科學與食用菌工程人才培養體系,培養了一大批的優秀人才。他先后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項、吉林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4項,國家教學成果獎二等獎1項、吉林省教學成果獎一等獎3項,獲得專利3項,為我國的菌物事業作出突出貢獻。
為將菌物學科與國際接軌,李玉積極開展國際學術交流,出席國際會議9次并發言,主持了“第八屆海峽兩岸菌物學學術研討會”和“中日及泛亞太地區菌物學論壇”,參與主持了“第五屆國際菌根蘑菇大會”,現任第五屆國際藥用菌大會主席及學術委員會主席。為提高我國菌類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核心競爭力,推動中國食用菌產業及菌物學科的快速發展作出了貢獻。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