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菇田里的笑聲
發布時間:2011-02-23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去年竹蓀行情很好,一畝地產值達到1.5萬元以上,今年我們家種了5畝多地,預計可收入近10萬元。”12日,正在地里種竹蓀的鐘平笑呵呵地說。
正是竹蓀種植的最佳時節,當天,他的幾位寧化朋友還到菇田里向他學習竹蓀種植技術。
鐘平是清流縣嵩溪鎮元山村村民,上世紀90年代初,他與幾個村民一起,引進竹蓀種植,經過10多年的摸索,技術已經十分成熟。
“在我們的帶動下,全村竹蓀種植量達400畝左右,年產值600多萬元。”鐘平告訴我們,竹蓀是緊俏貨,每到6、7月份竹蓀收成季節,莆田一帶的老板就會蜂擁而至,根本不愁銷路。小竹蓀也成就了元山村人的致富夢,這個只有幾百人的小村莊,因為種竹蓀,人均收入達到6000多元。
“去年冬天下了一場大雪,瑞雪兆豐年!今年肯定又是一個豐收年。”嘗到致富甜頭的鐘平,發出了陣陣爽朗的笑聲。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