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1-05-16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今年是四川“汶川大地震”3周年。3年來,由三明市援建的“彭州市珍稀食用菌試驗示范”在震區開花結果。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后,中央采取了對口支援災區建設,福建省對口援建彭州市,三明市對口援建紅巖鎮,三明市農業局承擔了市援建彭州“珍稀食用菌試驗示范培訓基地”項目的企業引進和珍稀食用菌試驗示范推廣的具體籌建和技術指導等工作。
2009年3月10日,三明市農業局引進的作為援建食用菌項目牽頭運作的食用菌企業──將樂縣惠民食用菌有限公司在彭州市注冊成立了“成都市彭州川樂食用菌有限公司”。4月15日,首期工程建設正式啟動。10月15日,公司開始生產第一批杏鮑菇菌袋。12月22日,第一批菌袋生產的杏鮑菇上市。由于項目當年建設當年就帶動了當地農民增收,被當地政府評為“明星項目”受表彰,我省147個援建項目僅評上2個。
2009年在板房開始對從三明所帶去的杏鮑菇、金針菇、大球蓋菇、竹蓀、秀珍菇、鮑魚菇、真姬菇、茶樹菇等8個品種進行出菇試驗,每個品種種植1個庫房,約6400袋均獲成功。2010年1月底,首期板房改造的杏鮑菇工廠化設施栽培工程建設全面結束。項目占地22畝,總投資1390萬元,日產杏鮑菇5000袋,日產鮮菇1噸多,企業用工64人,一年中生產菌袋總共達150多萬袋,產值約350萬元。2010年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新聞聯播》及其它3個頻道節目相繼報道了這一項目,是我省援建項目唯一上中央電視臺綜合新聞頻道的節目。這個項目還列入“四川農大大學生實習基地”和“團中央大學生實踐基地”,2010年已有6名四川農大大學生在基地實習。由于項目后勁強大,2010年年初彭州市政府拿出460萬元配套本項目擴建第二期工程,今年3月擴建工程已完工并投入生產。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