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2-03-14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是興龍食用菌合作社使我走上發家致富的道路”,安徽省滁州市珠龍鎮珠龍村農民董秀銀如是說。南譙區珠龍鎮注冊資金1000萬元的興龍食用菌合作社,建有大棚100棟,社員312人,該合作社有培菌室、辦公室、低溫室等,全年生產食用菌近50萬袋,年產鮮菇近50萬公斤,年產值約300萬元,產品主要銷售到滁州及南京、合肥等地。
分戶生產 統一管理
該合作社主要是以食用菌種植、銷售和技術服務為主的專業合作社。注冊資金1000萬元,建有培菌室、辦公室、低溫室等500平方米,聘請農藝師一名,農業院校專業技術人員4名,社員312人,合作社從菌種制作到栽培管理技術成熟,社員有多年種植經驗,生產技術熟練。該合作社實行統一供種,統一加工菌棒,統一技術指導,統一運輸銷售,分戶生產管理,統一結算分配。珠龍鎮黨委、政府根據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對農業科技進步高度重視,利用該鎮地處滁州西部山區,發展食用菌生產無污染的優勢,大力支持食用菌基地產業發展,通過建立食用菌標準化生產基地,促進食用菌產業規模化、標準化,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發揮資源優勢 立足長遠發展
珠龍鎮水稻、花生、玉米棉花面積大,作物秸稈豐富,同時還有大量的雜樹木屑,都是生產食用菌的培養料,生產食用菌有大量的原材料資源優勢。該食用菌示范基地建成可以帶動周邊500戶農民科學種植食用菌。食用菌產業發展同時也帶動當地二、三產業的發展。
該鎮利用2-3的時間在北關村規劃建成面積500畝的食用菌生產基地,2012年實施100畝,新建50棟度8米,長80-100米雙棚式食用菌鋼架示范大棚,生產秀珍菇50萬袋,夏季生產秀珍菇30萬袋,培養基采用棉殼、木屑、玉米芯、稻草等混合配料,菌袋采用23*45cm,培養基經過均勻攪拌,調濕度,調酸度后,及時機器裝袋,高溫滅菌72小時,冷卻后,在無菌環境下接種,接種后在培菌室內培養30天,菌絲長滿培養料后,轉入大棚,進行出菇管理,大棚上覆蓋遮陽網,控制棚內溫度32度以下,保持大棚內濕度90%左右,待菇片直徑長到2cm時,即可采收,采收后及時轉入保鮮冷庫。冬季生產在9月份制作菌種1萬袋,10-11月制作出菇菌袋20萬袋,培養基采用以木屑為主的混合配料,經拌料、裝袋、高溫滅菌接種后,轉入培菌室發菌,保持室內溫度25度,經30天培養后,轉入大棚,進行出菇管理,大棚內溫度保持在15度以上,并配套建設培菌室、購置高溫鍋爐等生產設備。
該鎮將通過標準化種植,提高食用菌種植產量,同時增加科技投入,調整種植季節,調整市場供應,提高食用菌種植效益;通過發展食用菌可充分利用農作物秸稈,促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增加農業效益,促進農民增收。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