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世珍:如何靠食用菌成為“全國城鄉婦女崗位建功先進個人”
發布時間:2012-03-22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成世珍,忠縣東溪鎮人,2000年因三峽工程移民到重慶市合川區錢塘鎮,合川區第十四屆、十五屆政協委員。2009年從事食用菌類種植和生產研發,2011年創辦合川區成世珍食用菌種植場,被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評為三峽工程庫區農村外遷移民先進個人,全國婦聯表彰為全國城鄉婦女崗位建功先進個人;被重慶市評為三峽移民精神全國宣傳活動先進個人,市文明委表彰為重慶市文明市民,市婦聯表彰為重慶市三八紅旗手;被合川區政府辦公室表彰為2009年度全區再就業明星。
2009年5月,成世珍在合川區婦聯的組織帶領下前往云南考察,當地成功種植球蓋菇的做法吸引了她。在聽取該菌種植及銷售情況介紹后,她萌生了種植球蓋菇的想法,得到合川區婦聯的大力支持。合川區婦聯領導親自查閱資料,幫助她分析論證,認為錢塘鎮的氣候、溫度、濕度很適合種植球蓋菇,而且球蓋菇譽為“山林珍品”,在重慶市場很少見,前景一定樂觀,區婦聯的支持堅定了她種植球蓋菇的信心和決心。
為了掌握過硬的蘑菇種植技術,成世珍到書店買來了幾套種植球蓋菇的書籍,認真學習琢磨。同時,再次去到云南學習球蓋菇種植技術。在那里,她同工人們一起干活,虛心向技術人員請教,對生產中的每一個環節都親自操作。學成歸來后,她便著手試種球蓋菇。試種期間,她連吃飯也不離開菇棚一步,量溫度,查濕度,仔細觀察菌綠體和子實體的形態,認真加強菇棚田間管理。同時,邀請福建的專家親臨現場作技術指導……功夫不負有心人,由于她嚴格按照技術規范細心操作,第一次種植就獲得了成功,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試種成功后,成世珍信心大增,一舉擴大種植面積,在北碚和錢塘鎮租了200多畝土地規模化種植球蓋菇。產業搞起來了,周轉資金問題擺在了她的面前。正當她一籌莫展、焦頭爛額之際,婦女小貸政策為她送來了“及時雨”。在合川區婦聯的幫助協調下,區就業局在最短的時間內為她落實資金5萬元,幫助她一舉度過難關。憑著嫻熟過硬的技術和吃苦耐勞的精神,她在蘑菇種植這條路上越走越寬,取得的經濟效益越來越明顯。2011年4月,她又借著微型企業政策之“東風”,創辦了合川區成世珍食用菌種植場。如今,她種植的球蓋菇近百畝,畝產高的收入達到5000元~6000元,畝產低的也有3000元~4000元,年利潤達到100萬元。在規模化種植球蓋菇的同時,她還種植金針菇、平菇、香菇和木耳等食用菌,另種植了50畝大棚蔬菜,每畝收入上萬元。目前,她還通過間種的方式,在蘑菇園種植近百畝的李子、梨子和核桃等果樹,預計三年后掛果。
幾年來,成世珍在鉆研種菇技術,擴大生產規模,增加收入的同時,時刻沒有忘記幫助鄉鄰致富。鄉親們見她種植食用菌有盼頭,紛紛主動向她請教種植技術,她手把手地教鄉親們從堆料、翻堆、上菇床及菇床管理等一整套技術,并無償提供菌種和菌料給生活困難的鄉親們,幫助他們起步種植食用菌。同時,慕名前來學習的人也很多,她總是無償地傳授生產技術要點。她說,我當初苦學蘑菇種植技術,就是要早日實現脫貧致富,他們也和我一樣,都是為了生活得更幸福,我希望他們也通過種植蘑菇早日脫貧致富,過上好日子。在她的帶動下,本鎮和附近鎮的50余戶農民在她的幫助指導下種起了蘑菇,并實現了增收致富。同時,她還深深掛念著忠縣的父老鄉親。為幫助忠縣鄉親共同致富,她回到忠縣帶動父老鄉親種植了上百畝球蓋菇。基地里的活兒多,她就經常請附近的婦女前來幫忙,按時間給工錢。附近的婦女都樂意來她這里干活,既能學習蘑菇種植技術,又能賺取工資,還能在一起拉拉家常,既開心又能掙錢,何樂而不為?
幾年來,成世珍憑著“堅韌不撥、創新求變、奮勇爭先”的合川精神,牢牢抓住機遇和市場,依靠科技知識和勤勞的雙手描繪出了自己的瑰麗人生。她并不滿足現狀,計劃繼續擴大種植規模并引進新的食用菌品種和技術,建立食用菌專業合作社。同時,發展多種經營,搞林下經濟和農家樂,帶動更多的農民,尤其是婦女姐妹增收致富。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