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2-04-12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感謝《廈門日報》的及時報道,也很感謝市民的愛心幫助。這兩天有不少市民驅車前來合作社,開那么遠的車來買幾斤的茶樹菇,油費都比菇貴,他們就是想幫助我們。目前基本能夠保本,我們衷心地感謝《廈門日報》和熱心市民的鼎力相助。”昨日,翔安新店鎮洪厝社區楊厝村楊厝果蔬專業合作社社員楊宗文開心地給記者傳來這個喜訊。
4月6日,廈門日報第四版刊發了《天熱茶樹菇瘋長 沒銷路農民受傷》一文,報道了合作社農民從種植胡蘿卜轉型種植茶樹菇,卻因為氣候、經驗不足等主客觀原因導致茶樹菇瘋長、優質茶樹菇滯銷并爛在菌房內,農民面臨血本無歸的困境,引起了廣大讀者的關注。
對銷路更有信心
“昨晚睡得很好,飯也吃得下了。”楊宗文喜笑顏開地告訴記者,和前幾天愁眉不展的他判若兩人。“看到了希望,一年的辛苦總算不會打水漂了。”合作社的其他成員說,他們和楊宗文一樣,這兩天總算吃得下睡得香,也更有干勁和勇氣應對接下來的銷售問題。
楊宗文告訴記者,茶樹菇滯銷的消息經本報報道后,這兩天有不少消費者驅車前來合作社購買茶樹菇,目前大概賣了八百斤。為答謝廣大讀者的支持,合作社將茶樹菇進行修剪、清洗、包裝,還調整價格,烘干的茶樹菇每斤45元,新鮮的每斤6元,比市場價低。“消費者這么熱心,我們也盡量給予優惠。”
來自思明區的陳麗小姐到合作社購買了5斤的新鮮茶樹菇。她說,茶樹菇很新鮮,也很干凈,除了自己吃外,也可以送給親戚,挺好的。
“非常感謝熱心市民的幫助,大家不辭辛勞地前來購買茶樹菇,我也愿意將自己懂得的栽培技術教給有意栽培茶樹菇的市民。”楊宗文說,他深切地體會到社會大家庭對他的幫助,這兩天有來自漳州、江西的《廈門日報》讀者到合作社購買茶樹菇的同時向他取經,想學習茶樹菇的栽培技術,他也盡自己所能教給熱心讀者。“有錢大家一起賺,一起致富也很好。”楊宗文爽朗地說。
希望有更多訂單
楊厝果蔬專業合作社目前種植的這批茶樹菇還會繼續生產三個月。這兩天氣溫和前幾天相比比較低,茶樹菇的產量相對減少,但隨著氣溫的升高,這批茶樹菇的產量也將不斷提高。對于接下來三個月如何處理茶樹菇的銷售問題,楊宗文說,目前還沒有接到超市、批發商的訂單,也希望能有更多的消費者或者大超市到合作社購買。
自駕車來買的畢竟只是“杯水車薪”,收購量更大的超市并沒有來。目前,島內超市有自己的供貨渠道,大部分都是來自三明龍巖等地,當地有形成自己的產業鏈,成本比較低,價格也比較低,供貨關系自然比較穩定。
而合作社種植的茶樹菇,在翔安整個地區還沒有形成一條完整的產業鏈,首先在成本上比較高,其次從臺灣引進的茶樹菇品種,品質比較好,但價格也就比較高,合作社沒有價格上的優勢,就沒有市場競爭力。關鍵是,合作社的茶樹菇市場認知度幾乎為零,超市很難冒風險跟他們合作。
那么,合作社如何打開銷路呢?一位業內人士認為,對于第一次試種茶樹菇的轉型農民來說,合作社應該找準自己的定位,它離廈門整個大市場近,茶樹菇能在短時間內運到島內各個超市,這比其他地市運過來更加新鮮,運輸成本也更低;其次應該考慮以降價促銷的方式,迅速占領廈門市場,提高市場的認知度。(記者 盧漳華)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