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2-04-23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近日,北京市食品安全辦公室對市場上13家超市、市場銷售的蘑菇產品熒光增白物質進行專項監測,有3個樣本檢出熒光增白物質,合格率為97.73%。
據悉,北京市食品安全辦公室在東城、朝陽、海淀、豐臺、石景山、通州、昌平等區縣的13家超市、市場內,共抽取132個樣本。
本次監測共抽取鮮食用菌46個樣本,干食用菌74個樣本,食用菌罐頭12個樣本。
本次發現的不合格的3個樣本為表面有熒光增白物質污染,菌體內部均未檢出,并且在包裹蘑菇的包裝上均檢出熒光物質。據專家分析,熒光增白物質來自包裝污染。
熒光增白物質專項監測不合格樣本
樣品名稱 規格 被監測人名稱
雞腿菇 散裝 北京市豐臺區新發地農副產品批發市場菌類 大廳7號;北京新發地李宇菌類銷售中心
白靈菇 散裝 北京市昌平區城南街道水屯村水屯批發市場
西區十棟1309號;北京榮善祥瑞食用菌經營部
白靈菇 散裝 北京大洋路農副產品市場有限公司蔬菜批發
區64號車位
注:目對本次監測檢出不合格樣本的經營者,已責成工商部門對同批次產品依據相關程序下架退市并立案查處。
新聞背景
據媒體報道,西城區一小學生通過實驗發現,如今市場上的蘑菇超九成都被熒光增白劑污染。該事件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中國政法大學公共決策研究中心就此事向北京市工商局申請公開政府信息。該中心稱,蘑菇是否被漂白,屬于應當告知社會的重要政府信息。北京市工商局應依法公開相應政府信息。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