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2-07-09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走進吉林通化縣英額布鎮王家村,一股特殊的鮮味撲鼻而來,這里就是遠近聞名的“蘑菇屯”。幾年來,在村支部書記朱廣財的帶領下,群眾靠滑子蘑規模種植走上致富路,蘑菇種植和晾曬過程中發出的味道沁人心脾,也給群眾的臉上帶來了幸福的微笑。
2007年3月,朱廣財被王家村黨員群眾推選為支部書記兼村主任。當時,村民思想觀念守舊,經濟意識淡薄,延續著傳統種養模式,一年的辛苦只夠維持家用。如何調整產業結構,尋找新的致富模式,成為朱廣財的一塊心病。他開始到周邊鄉鎮、村屯考察,尋求適合本村發展的致富路子。通過走訪調查,他覺得種植滑子蘑這個項目投資少、見效快,不占用耕地,適合發展庭院經濟,而且周邊鄉鎮也有成功的經驗,是一項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產業。
說干就干,朱廣財請來種植能手傳授技術,印制《食用菌栽培技術實用手冊》。為了增加說服力,還制作了《食用菌生產和大田作物經濟效益對照表》,這讓不少村民動了心,可是“只聽動靜,不見行動”。朱廣財決定,村委會成員自擔風險進行示范,3名村干部和5名黨員每人投入5000元試種了4萬盤滑子蘑。在試種階段,由于經驗不足,管理跟不上,有的菌盤上出現了斑點,動搖了個別種植戶的信心。朱廣財帶著菌盤請教了專家才知道,是由于氣候原因導致,只要增加通風時間,加強管理,這種現象會自然好轉。種植戶按專家的意見進行操作,斑點果然不見了,蘑菇長勢良好。秋后一算賬,這4萬盤滑子蘑產菇2.4萬斤,收入6萬元,是種地收入的2.5倍。種植滑子蘑初步成功,使村干部、黨員嘗到了甜頭,也讓朱廣財看到了致富的希望。2008年,王家村成立了食用菌合作社,按照“黨支部+合作社”的模式發展經營,采取“零投資”準入機制,即:食用菌栽培大棚和菌棒由合作社統一建設和供應,成員負責栽培管理,待合作社回收蘑菇時再扣除費用。“零投資”機制的推行,緩解了農民資金不足的困境,實現了群眾利益最大化。
經過連續幾年的實踐摸索,王家村的滑子蘑種植產業越來越大。2011年,這個村95%以上的農戶種上了滑子蘑,種植量達到50多萬盤,年可增加收入45萬元,王家村成了名副其實的“蘑菇屯”。下一步,朱廣財準備把王家村的食用菌產品進行深加工,打入南方市場,走進全國,做成自己的品牌。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