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2-07-12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山西長治市壺關縣龍泉鎮農民劉振江原來在外面打工,打小工,起早貪黑的,一個月也就是收入1000多塊錢。但自從回到本地工作,現在的收入比以前大有改觀。
劉振江所在的山西紫團公司是長治市食用菌產品生產大戶,也是長治市片區扶貧開發重點項目,企業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的生產模式,雇傭當地農民經營,重點發展食用菌“千棚十區”產業園項目,輻射帶動周邊1市9縣30個合作社35000多戶農民走上了脫貧致富的道路。劉振江的妻子牛素芳就承包了其中的一個大棚,兩口子一個管生產,一個管經營,生活過得其樂融融。現在劉振江月收入1800元,愛人是月收入1500元,守家在地一年不用出去,一年收入三四萬塊錢。
記者采訪到山西紫團公司董事長李兵芳,李總說:這樣的好處就是使農民不用再背井離鄉外出打工,他們在當地生活生產,可以照顧好家庭,從農民工人又轉移成了產業工人,逐步在升級,使自己的素質在提高。
通過發展農業龍頭企業,促進基地建設,有效帶動農民增收,按照這個思路,長治市針對貧困縣的產業特點,布局規劃了8個特色種植和健康規模養殖片區,覆蓋5個貧困縣的1000多個貧困村,有24.5萬農村貧困人口從中受益。以工業化理念來抓農業產業化,長治市堅持開發式扶貧方針,以龍頭企業帶動當地優勢農業產業化發展,實現了貧困農民不外出、有錢賺、能致富。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