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2-11-01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湖北恩施市白果鄉龍潭壩村香菇種植大戶湯祚軍夫婦是鶴峰人,夫妻倆原來在鶴峰縣一家農業企業打工,那時學會了香菇種植技術,決定在龍潭壩自己創業種香菇。
龍潭壩離城20多公里,土地平整,交通方便,確實為湯祚軍的香菇夢想提供了溫床。2005年,湯祚軍投入50多萬元,在龍潭壩建起了25畝香菇種植基地,經過兩三年的苦心經營,開始有了收益。
然而,創業并非一帆風順。2008年1月,中國南方的那場罕見大雪,沒能讓湯祚軍的香菇大棚幸免:湯祚軍剛剛經過一輪更換的大棚全被大雪壓垮,夫妻倆僅僅在雪堆了刨出了為數不多的幾粒香菇,那個冬季,他們損失20萬多元。
大雪過后,春天來臨。湯祚軍重新搭建好大棚,再次在10多萬個菌筒上種下希望的種子。一年后,菌子和他的夢想一起萌芽,夫妻倆再次有了收益。
2009年5月12日,一場大暴雨持續地下,小河溝漲水了,河水漫過河堤,進入湯祚軍的基地。洪水退去,10多萬個菌筒被泡得稀亂。那以后的半年時間,湯祚軍的香菇顆粒無收,虧損30萬多元。
看到被洪水淹沒后的基地,湯祚軍的心情低落到極點。“已經投入了,沒有退路,只得再干。”湯祚軍回憶說。他們開挖溝渠,修建防洪排水設施,在洪水泡過的土地上重新建起大棚。
湯祚軍始終堅持著種植香菇的致富夢想。2009年下半年,湯祚軍一邊安排人強化大彬管理,鞏固防水設施,一邊趕赴福建學習香菇科學種植和管理技術。學習回來,湯祚軍作出了一個決定:搞地載菇!改過去菌筒上架種植為地載菌筒種植。湯祚軍有自己的想法,地載菇屬于香菇種植技術的一種,在恩施,硒資源豐富,地載菌筒種植法才能讓香菇吸收到地面的水分、養料及礦物質,這樣的香菇,才是含硒的香菇。
經過幾年的學習和實踐,湯祚軍掌握了香菇種植技術。如今,湯祚軍的香菇種植一帆風順,香菇收了一茬又一茬,產量一年比一年高,最近3年,湯祚軍每天售出香菇800多斤,年純收入30多萬元。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