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2-11-20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記銅山區農業委員會主任常玉峰
近5年,銅山區食用菌產業實現了快速度跨越式發展,食用菌生產和科技創新水平有了大幅度提升,全區食用菌產業布局合理、科學發展、速度迅猛、效益顯著。食用菌產值在全區種植業中僅次于糧、菜居第三位。食用菌投料量、食用菌產量多年來均居全省第一。食用菌產業已成為現代農業中的一個新興產業,農村經濟中一個最具活力的增長點。很多農民通過食用菌產業擺脫貧困,實現小康,走向富裕。銅山區先后被評為“全國食用菌商品化生產基地縣”、“江蘇省食用菌產量第一縣”。在這蓬勃發展的食用菌產業背后,有一個人始終在默默無聞的付出和始終堅守著,他就是現任徐州市銅山區農業委員會主任常玉峰。
一、堅持調查研究,科學謀劃食用菌產業發展思路
常主任自2008年調到區農委后,針對銅山農業現狀,長期堅持到基層搞調研,他始終要求必須按照國內國際市場需求組織生產。認為抓好種植業結構調整,是適應農業產業化經營的需要,是建設高產高效農業、市場農業的需要,是增加農民收入,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需要。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算了經濟作物效益、可調面積、產業化進程三個帳,發現2008年食用菌每公斤投料量的產值和純收益分別為2.04元和1.25元,均數倍于種植糧食或其他作物。可以看出食用菌業既是我縣的優勢主導產業,又是現階段效益最好的產業。為此,常主任把發展思路與調整認識、調整原則、調整茬口三個方面結合起來綜合考慮,確立了以農民增收為目標,堅定不移地擴大以蔬菜和食用菌業為主的經濟作物面積,面向大市場、推進產業化、實現高效益的發展思路。正是由于導向正確,思路清晰,上下認識統一,通過算帳對比、典型引路,積極引導農民由要我調向我要調轉變,加快了主導產業和特色規模基地的建設和發展。
二、狠抓科技創新,促進食用菌產業提檔升級
在食用菌產業發展中,常主任搶抓創新成果推廣最佳時機,積極引導爭取相關高等院校、科研院校、農技推廣等機構發揮技術、人才、信息等優勢,通過科技咨詢、技術參股、聯辦共建等形式,加強合作。2011年先后與中國農科院聯手建設中國農科院(銅山)試驗示范基地,聯合南農大建設南農大銅山園藝產學研基地。同時,強化新成果開發、引進與推廣。先后組織引進食用菌新品種、新技術、新設施等10余項。特別是示范成功的食用菌周年栽培技術為現在的食用菌工廠化栽培成功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在食用菌技術推廣模式上下功夫,促進了服務能力的提升。常主任作為農委主任帶領農技人員在服務實踐中創造出許多行之有效的推廣服務模式,為“三新”技術的推廣應用發揮了巨大作用。
三、搞好項目建設,增強食用菌產業發展后勁
一是加大食用菌產業資金投入。積極向上爭取高效農業項目資金力度,2009-2011年連續3年爭取6項國家和省財政支持高效農業發展項目用在食用菌產業發展;2012年又爭取到一項國家財政支持現代農業發展項目200萬元支持徐州康盛食用菌工廠化栽培。同時,從區政府每年安排的財政支持高效設施農業發展資金中專門安排一定數量的專項資金用于提升食用菌設施裝備水平。二是加大食用菌產業園區和農產品加工集聚區建設。常主任堅持用工業的理念,吸引企業、信息、人才、技術、資本等生產要素向園區集聚,形成產業集群,走集約化、規模化發展道路。到目前,銅山區徐村食用菌產業園投入資金2億多元,建設規模已達到3000畝的產業園,主要包括標準食用菌溫室棚、白色金針菇工廠化栽培工廠、杏鮑菇工廠化栽培工廠、食用菌專業批發市場、以食用菌為主的農產品加工集聚區和食用菌專家工作站。園區年產值實現近2億元,效益近3000余萬元。園區產供銷一體化、技工貿一條龍的產業化格局已初具雛型。三是強化后備科技人員投入。每年都從大專院校選調優秀畢業生來銅山工作,逐步提高科技人員的知識水平,為農業科技推廣儲備人才。在引進人才的同時,常主任每年都選派年輕技術人員到南京農大等大專院校進修,取得了良好效果。目前,已有6位完成進修任務,走上了農業技術推廣崗位,有的已成為技術骨干。
四、加快市場主體培育,推進食用菌產業化經營
首先按照全區優勢產業發展規劃,著眼于建設發達的加工業體系,從布局上、從科技含量上、從企業規模上、從相互聯系上確定總體思路,大力扶持發展有市場、有特色、有潛力的食用菌產品加工業,加快初級農產品資源轉化,提高附加值,延長產業鏈。在此基礎上,有重點地培育一批產業關聯度大、帶動能力強、有市場競爭力的大中型農產品加工企業,使之發展壯大,加強與農戶之間的利益聯結,實現企業發展與農民增收“雙贏”目標。目前食用菌產業園加工區建設得到了長足發展。其次,圍繞食用菌產業和優勢產品開發,加快發展了一批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和行業協會,發展壯大農民營銷隊伍,加大引導、支持和服務力度,把農產品營銷作為后續產業來發展,作為農民增收領域來開拓,作為現代農業的一大支柱來推進。變“散兵游勇”為有戰斗力的團隊,培育目標市場,打響產地知名度。第三,積極引導企業圍繞主導產業,注冊一批品牌,創建一批名牌,實施品牌戰略,提高銅山區食用菌產品的知名度。目前,康華、康盛、圣鮮等品牌享譽徐州市和淮海經濟區。
五、突出質量建設,帶動食用菌產業可持續發展
質量是產業發展的生命。作為大學畢業后長期在企業工作的常主任來講,他是非常明白這一道理的。食用菌質量安全同樣影響著我區農業主導產業的發展。在他的組織帶動下,首先是加強農業標準化體系建設。圍繞主導產業和優質產品的推廣,制定無公害農產品生產技術規程,狠抓標準的貫徹實施,規范生產經營。其次是加強無公害農產品產地建設工作。以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為契機,整體推進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基地建設,到目前為止,全區無公害食用菌產地認證已達600多萬平方米,實現全區食用菌生產采標率達到95%以上,優質菇比重達到90%。第三是抓好農業投入品的綜合整治。嚴格按照國家、省有關規定,杜絕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堅決查處違禁用藥,堅持科學用藥,努力實現農業投入品的無害化。第四是加強食用菌產品質量檢測體系建設。建立健全基地、批發市場、農貿市場的農藥殘留監測體系,完善檢測手段,逐步實行“四個延伸”:即由市場檢測向基地檢測延伸;由單一菌品種檢測向大部分菌產品檢測延伸;由市場專銷向整體準入延伸;由分段檢測向全程質量控制延伸。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