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河南輝縣市利民食用菌種植專業合作社社長王新軍
機緣巧合 結識食用菌
王新軍從小就喜歡搗鼓東西,18歲中學畢業后,先是學習無線電,后又養蝎子、養豬。兩年下來,干的門路不少,卻沒做成一件“大事”。一個偶然的機會,王新軍在朋友家里看到了一種稀罕物——平菇,他深深地被這種“植物”吸引。雖然當時他對種植食用菌一竅不通,但在潛意識里,他認定:自己的“大事”來了。
第一年,王新軍在家中一間2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里試著種了400袋,不到兩個月,就掙了400元錢!在當時,這樣的利潤已相當可觀了。第二年,他果斷擴大了種植面積,又花費2萬元買下3畝地大小的養牛場,改建成一個食用菌種植基地。
據王新軍介紹,當時建食用菌大棚,很不順利,政策上不太支持,大棚建好了,最初的兩年不但沒掙到錢,反而欠下了一屁股債。
隨著時間的推移,國家開始支持食用菌產業的發展。王新軍緊抓機遇,將自己家的十幾畝耕地進行整合,一下子建起了20個大棚。在他的帶動下,周邊村民也相繼開始種植食用菌。此時的王新軍儼然成了名人,幾乎每天都有人請他去做技術指導。
廣拓市場 拓寬銷售渠道
對于農產品而言,最難解決的就是長期銷售問題,隨著種植戶的不斷增加,當地食用菌市場很快出現了供大于求的局面,輝縣的平菇價格開始出現大幅度的下滑。
既然本地市場已經飽和,那就得想辦法把產品賣得更遠一點。王新軍先去了西安,而后又將重點放在周邊的新鄉、鄭州、焦作等市,市場慢慢打開后,輝縣的食用菌產業迎來了新的發展期。除了種植食用菌、提供技術指導外,王新軍還把眼光盯在了食用菌的菌種和配套農資銷售上,不知不覺間,他的事業越做越大。
2002年,王新軍曾設想把食用菌市場拓展至南方的深圳市,一番考察后,他認為新鮮食用菌的市場半徑在500公里以內最為合適,因此,他暫時放棄了在深圳市場的拓展,而是把精力都放在了食用菌精深加工上,然而,對于他來說,進行食用菌深加工,絕非易事,除了門檻高之外,還需要大量的啟動資金。深思熟慮后,他籌建了一個小型食用菌加工廠,目前,加工廠已逐步擴大完善。
成立合作社 帶動菇農共致富
利民合作社成立于2006年。王新軍說,當時成立合作社的目的是為了方便食用菌的銷售。沒想到,合作社的生命力如此強大,幾年來,合作社的社員人數突飛猛進,特別是在2011年,位于冀屯鎮的益三村規劃為該縣的食用菌園區,當許多種植戶還在猶豫徘徊的時候,王新軍果斷挑頭,在100畝園區中率先建設了60畝食用菌基地,基地建成后,王新軍確立了他在輝縣市食用菌行業的“領頭人”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