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是新疆和田地區策勒縣的一號風口,風沙刮起來有3米高,高粱粒、玉米粒大的沙粒打在臉上都要暴層皮,人不能張口說話,只能打手勢交流。當地人毫不夸張地形容,如果以120邁的車速閉著眼睛開半小時,都不會撞到一棵葦子。
就是在這樣的地方,在這一望無際的戈壁荒漠上,天津人建起了一片神奇的綠洲——天津金三農新疆食用菌基地。2011年9月10日,新疆自治區黨委書記張春賢來基地考察時說:“天津人創造了奇跡!喚醒了我們億萬年寸草不生的戈壁沙漠。”
按照天津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天津市農委支持的這個援疆項目,由天津市金三農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承擔,通過市場化運作,自負盈虧。如今,1500畝的設施大棚周圍已綠樹成行,公司在董事長孫少起的帶領下,利用專利技術改造戈壁灘的土壤環境,引種成功靈芝和茶樹菇、袖珍菇等食用菌,今年又成功引進馬鈴薯等蔬菜新品種,開發循環農業,帶動當地穩定就業1000人以上。目前正實施著“一人一畝果、一戶一棚菜、一戶一人就業”的“三個一”援疆目標,還要建設“綠蔭小鎮”。
早在2010年7月,天津市農委主任張國慶就帶隊來到了策勒,啟動食用菌試驗項目。2011年3月20日,天津市市長黃興國帶隊再次關注策勒。張國慶提出,大干100天,要在1500畝戈壁灘上大規模建設500個設施農業大棚。
2011年3月23日,天津市農委專家團隊和策勒縣23個委局召開緊急會議,選址定方案。孫少起帶領員工連夜設計,3月28日,項目設計圖審核完畢。
準備就緒,4月7日測量下尺開工。當地路過的人看了很新鮮,甩下一句話:“天津人腦子里有漿糊!”心生疑惑的孫少起轉天又組織當地退休的、有經驗的人召開了一個小會。當地人說:“我們戈壁灘上石頭堅硬,這里是策勒縣一號風口,解放初期刮翻過解放牌汽車,上世紀90年代末刮翻過小轎車。”于是孫少起帶領團隊連夜修改設計,改大棚底梁、立柱、圈梁,框架結構中1.2米的空兒改成1米,焊接改成螺絲連接,又增加柱子,保證堅固。這樣算下來,在天津建一個棚要15~20萬元,在這里達到了24萬元。為了大棚保濕,向下挖1.5米深,布20公分沙子,鋪上防滲膜,再布80公分沙漠土。
可是種的時候第一批菇沒有出來。后來發現在棚1.2~1.5米高的塑料上有很多小眼,塑料看上去是整片的,實際上已經跟篩子一樣,不足以保濕保溫。后來又蒙上一層黑膜仍然沒有成功,最后換上大連合資企業生產的膜,終于出菇了,而膜價又提高了近一半兒。
策勒縣每年3月中旬到6月中旬,幾乎80%的天數是風沙天,50%~60%的天什么都干不了,可是過了這個季節就沒風了。一個周六下午刮風了,孫少起他們開車回來一看,10個帳篷都不知道被刮到哪里去了,只有地上的鐵圈露著鐵絲頭,錘子、鎬等重物還在,飯盒、水壺等都不知去向……
后來當地人說:“你們別支帳篷,得挖地窩子。支帳篷都是找高地,挖地窩子得找低處。”孫少起他們選了一個比別處低六七米的洼地,挖了一溜兒3米深的溝,搭上席子。可是當年5月21日,一場百年不遇的大雨來了!山洪幾十分鐘就把3米深的溝子沖平了。房蓋早已沒了蹤影,席子、被子被沖到了園區的墻邊上,只有飯盒、水壺、拖鞋在水上漂著,望著眼前的情景,孫少起的心也隨之悠悠蕩蕩地沒有著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