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王教授”,京郊不少菇農都耳熟能詳。作為中國農業大學生物學院教授、國家食用菌產業技術體系崗位專家,十多年來,王賀祥的足跡遍及京郊區縣,下鄉指導培訓、向農戶贈送書籍和光盤、實地解決問題,他成了菇農致富的領路人,也是最可依賴的朋友。
變廢為寶的栗蘑
“2006年,我們在延慶推廣雙孢蘑菇項目,主要是解決玉米秸稈和牛糞的污染問題,2009年在昌平區推廣栗蘑,也是就地取材,變廢為寶。”王賀祥告訴記者。
王賀祥觀察到,近來年北京郊區種植了大量的板栗樹,而樹上修剪下來的枝杈沒有用處,堆在地里占空間還容易生病蟲害。于是他想到了用這些枝杈栽培栗蘑。栗蘑是一種長在板栗樹下的野生食用菌,味道芳香鮮美,營養價值很高。
此時,北京市科協正在進行“科技套餐配送工程”,王賀祥正好利用這一平臺,選擇了昌平區延壽鎮進行試點。在當地科協幫助下,他從幾個農戶開始做起,種植完后再讓其他農民參觀,由于方法簡單易學,該項目試驗成功后很快就推廣開來了。
目前,昌平區已經有一百多戶農民種植栗蘑,每年種植300多萬袋,該項目每年能為農民增收1000多萬元。這些栗蘑一部分鮮銷,還有一部分供北京市民郊游采摘,栗蘑甚至成了當地農家樂的招牌菜,剩下的還可以烘干銷售。種植栗蘑的農戶每年都有10-30萬元收入。
科技服務農民要接地氣
對于栗蘑栽培的成功,王賀祥總結道,首先這個項目接地氣。當地有板栗樹作為原料,而農民朋友小時候也都采摘過野生栗蘑,他們接受起來比較容易。栗蘑人工栽培成功后,他們甚至評價說“和小時候的味道一模一樣”。
其次是方法簡單,對于栗蘑栽培,農民只要搭好拱棚,進行噴水、通風,控制溫度就行,而最復雜的“做菌袋”環節,由于技術含量較高則交給企業做,這樣也便于控制產品質量。
當然,王賀祥并不滿足于已有的成績,他正在當地嘗試栗蘑的“反季節栽培”,即在冬天栽培栗蘑,“去年開始種,今天上了3萬袋,可以說基本成功了。”王賀祥笑著告訴記者。
對于自己服務三農的經歷,王賀祥表示,“我們從事這方面的研究,把技術變成生產力,這就是我們的價值體現。每年能讓農民多掙幾十萬元,我們都覺得很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