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段時間,在岫巖滿族自治縣大房身鎮大房身村,人們熱議的一個話題就是林樹春 “林木匠”又轉行了。 11月20日,記者見到林樹春時,他正在指揮工人們搭建鋼架菌棚。
在大房身村,提起林樹春,無人不知。木匠出身的他,在上世紀90年代轉行做起鋁合金生意,賺到第一桶金;2000年,他在村里率先干起了餐飲服務 “一條龍”,十多年賺了個缽滿盆盈。就在一個多月前,林樹春又轉行了,他大手筆投資設施農業,搞起了食用菌種植“一條龍”。在他的帶動下,就連當初在他手下干活的廚師,也放下菜刀,種起了蘑菇。
一年十多萬元,是林樹春干餐飲時的平均年收入。那時農村辦事情的“連軸轉”,他的活多得接不過來。今年4月,岫巖縣委、縣政府出臺了 《關于嚴禁黨員干部及公職人員利用婚喪喜慶等事宜大操大辦的規定》和《關于移風易俗辦理農村婚喪喜慶事宜的指導意見》。隨著整治“大操大辦”的好政策落到實處,人們終于從沒完沒了的“隨份子”中抽出身來,而林樹春的生意也日漸冷清了。
“以前街上拱門一個挨一個,幾乎天天都有辦事情的。現在你再看整條街,哪還有搭拱門,放鞭炮的了? ”林樹春開始琢磨著轉行。今年國慶節過后,帶著從外地考察回來的信息,林樹春走進鎮政府辦公樓。沒幾天,村頭的一塊空地上便出現幾個彩鋼房。現在,人們終于搞清楚林樹春到底在干啥了,因為一個擁有50多棟大棚的高標準種植小區已經出現在大家眼前。
“真沒想到才干了20多天,就已經投產了。”看著工人加工菌段的場面,當初幫助林樹春協調建種植小區的鄉鎮干部不住感嘆。這也是林樹春沒想到的,他說,自己是個門外漢,最開始只想先投資40多萬元“試試水”。沒想到鄉鎮對他的項目十分支持,主動幫助協調了水、電等基礎設施,還請來專家提供技術幫助。林樹春心里有了底,當初的40多萬元啟動資金一下子翻了幾番,變成了230多萬元。
菌段加工、暖棚出租、冷庫儲存、蘑菇烘干、統一銷售……林樹春發揮當初經營餐飲服務的理念,形成了食用菌種植“一條龍”。在他的帶動下,當地已有22戶菇農加入進來,并解決50多人就業,其中就包括曾在林樹春手下工作過的服務員和廚師。“現在活少了,總在家閑著也不是回事。我們都知道老林能琢磨,跟著他干準沒錯。 ”
林樹春粗略估算了一下,自己的種植小區僅通過菌段加工、大棚出租、冷庫出租三項就能實現年收入40多萬元,相比餐飲服務要多掙3倍。而小區全面建成后,香菇出售還會帶來更高收入,同時,聯合其他農戶擴大生產規模、提高香菇品質,進一步擴大銷售量,效益會遠遠超過餐飲服務。到這時,那個村民們眼中的林木匠已再一次實現了成功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