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羅源縣實施科技引領行動推動食用菌產業發展
發布時間:2014-12-23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本網訊(記者 尚玉玲)記者從福州市農業局獲悉,福建羅源縣近年來著力轉變食用菌產業發展模式,繼續堅持用工業化理念發展食用菌產業、用先進科學技術提升食用菌產業,突出以打造規模化發展、標準化生產、品牌化推動“三化聯動”的基地發展目標,改造舊竹木菇棚新建設施鋼構大棚。目前核心區內的食用菌種植形成了集中連片,2013年-2014年兩年間共新建設施鋼構大棚近400畝;緊緊圍繞“龍頭帶基地、基地連農戶”的發展模式,扶持龍頭企業建設,2014年創鮮、長興等2家企業新增投資超千萬元,新上了創鮮、祥業等2家食用菌加工型企業;大力實施品牌化工作,在“羅源秀珍菇”獲得農業部地理標志保護農產品認證的基礎上,加大“三品”認證力度,2014年4家企業、專業合作社申請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證書獲得成功。
2014年新投入設施大棚、冷藏庫、食用菌精深加工、利用廢菌包生產有機肥、以及設施花卉苗木、果蔬等生產資金6367萬元,是省級專項補助資金的32倍;注重推廣“五新”集成技術,結合建設閩臺農業合作示范縣項目和全國基層農技推廣省級示范縣項目,在基地內設立了“創鮮”、“百谷”2個農業科技示范基地和1所食用菌農民田間學校,根據食用菌生產季節和菇農需求,聘請專家講授設施標準化、保鮮貯藏等一系列先進適用生產技術,農民參與性互動性培訓學習,實現了專家與菇農面對面、技術與田間零距離的示范作用,加速了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應用,培養了一批土專家,基地生產中的科技含量大大提高,推動了羅源縣農業科技進村入戶。2014年示范基地產業集中區農民人均純收入達8485元,比全縣平均農民人均純收入7700元,增10.2%。由于基地的示范推動,有效地帶動了中房、西蘭、飛竹、霍口等四個鄉鎮食用菌產業的興起,建立了產業集中區,呈現出規模化生產格局。預計全縣食用菌栽培總量達到1.62億袋,鮮菇產量9萬噸,銷售產值7.5億元。
2014年共舉辦各類培訓班15期,參訓人員1100多人次。同時,充分發揮羅源縣食用菌行業協會溝通橋梁作用,加大食用菌科技開發力度,有效地推進食用菌產業化進程,效益得到不斷提高,促進了羅源縣食用菌產業的持續快速發展。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