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純亮:浙江麗水“香菇貨郎”創(chuàng)富記
發(fā)布時間:2015-03-31
來源:農民日報
在陣陣禮炮聲中,“中國香菇城”隆重開業(yè),胡純亮在自家的食用菌經(jīng)營部里忙碌著。閑下來后,他仔細端詳著店里的一切,這位昔日的“香菇貨郎”,萬般思緒開始涌上心頭。
“一根扁擔,兩只麻袋,走村串戶走山頭”的一幕,仿佛就在昨天……
種不如販,挑起扁擔奔前程
胡純亮是浙江省麗水市慶元縣左溪鎮(zhèn)山后村人,1988年,高中還沒畢業(yè),就回家成了一名菇農。那年,正是慶元發(fā)動全縣種植袋料香菇的第三年,祖輩都種香菇的胡純亮順理成章地繼承了祖業(yè)。
當時由于機械化程度不高,種植香菇費時費力,且利潤微薄。一般人家種兩三千段,年輕力壯的胡純亮最多一年種了五千段,可算算錢,一家人辛苦忙碌,撐死也就四千塊。
1990年,慶元縣成功研發(fā)出香菇新品種,成活率、產(chǎn)量和品質均大步提升,兩年后,全縣產(chǎn)量達到5500多萬段,這比1986年剛開始種植袋料香菇時足足增加了36倍之多。
產(chǎn)量驟增后,因為交通不便與信息閉塞,便迅速催生出了從農戶手中收購香菇再賣給縣城菇商的二道販子,俗稱“香菇貨郎”。
“香菇貨郎”的身影晃進了山后村,頓時激起了村子里十幾位年輕人的闖勁。包括胡純亮在內,集體決定:種菇不如販菇!
1993年,拿著辛苦種菇攢下的8000元,胡純亮開始挑起扁擔奔前程。而當時在慶元,像胡純亮一樣活躍在農村的“香菇貨郎”多達兩千多人,他們?yōu)橹髴c元香菇市場的繁榮,作出了積極貢獻。
危機中,“貨郎”挑成了“老板”
成為“香菇貨郎”后的第一筆買賣,胡純亮至今仍記憶猶新——從家中出發(fā),搭乘班車到官塘鄉(xiāng),步行五公里山路去收菇,次日一早,再將收來的150多斤干菇挑回城里賣。一趟凈賺600元錢!
嘗到甜頭后的胡純亮腳步更勤了,收菇范圍從周邊鄉(xiāng)村,逐漸擴展到全縣的鄉(xiāng)村,再到鄰縣。
1994年,國家提出“南菇北移”,慶元“香菇貨郎”這支隊伍,又迅速轉戰(zhàn)山東、河北等地,大江南北的香菇開始一車車地運進慶元交易。
*版權所有
① 本網(wǎng)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wǎng)發(fā)布,未經(jīng)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jīng)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wǎng)"。
②本網(wǎng)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wǎng)聯(lián)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