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室外最低溫度已在5℃徘徊,但在古港鎮梅田湖畔,一種狀如耳朵,全身烏黑的食用菌仍在快速生長,沒錯,這就是黑木耳。
“來我這里,不僅可以買到新鮮的黑木耳,還可以買回菌棒自己種植。”古港鎮鶴源村41歲的李國生一臉自豪。2014年看中了黑木耳種植的商機,他毅然走上了黑木耳種植之路。經過1年多探索,如今,他和村民一起種植的8畝黑木耳,年產值達到了40萬元。
花3個月尋找適宜環境
昨日,在梅田湖畔繞行十來分鐘,我們找到了李國生的黑木耳種植基地——一處面積約60多畝的小山沖。因為鮮有人進出,山沖的道路是李國生這兩年剛修的。
“這里是黑木耳種植的理想之地。”基地上,李國生正忙著采摘黑木耳,一朵朵黑木耳從白色菌棒上迅速脫離,籮筐里一會兒就堆滿了,他告訴記者,每隔15天可以采摘一次,一直可以采摘到明年3月。
黑木耳屬于腐生性真菌,營養價值極高,具有益氣活血的功效。正是看中了其中的商機,2014年,種了6年西瓜的李國生決心一試。
“要生產出上好的黑木耳,優質的水源和較大的晝夜溫差是第一要素。”經過外出學習,李國生深知其中的厲害關系。為了尋找適合地方,從2014年年初開始,他與家人懷揣溫度計,在瀏陽和周邊地區跑遍了。
無污染的山泉水,晝夜溫差超過10℃,2014年4月,經過3個多月尋找,梅田湖畔一處無人問津的山沖成了李國生的種植基地。
8畝黑木耳年產值達到40萬
找到了適合的種植環境,李國生的黑木耳種植自然有了底氣。制包、滅菌、接種、露天管理……2014年9月,試種的第一批黑木耳正式采摘上市,銷路很好,1萬多斤鮮木耳賣了3萬多元。
看到了黑木耳種植的經濟效益,附近村民也紛紛加入到李國生的種植隊伍,同村的李明勇就是其中之一。“3元/斤,今年我已經賣出去1萬多斤了。”李明勇告訴記者,雖然只種植了1畝田,但他的純收入可達到3萬元左右。
為了擴大銷路,讓更多人了解黑木耳種植,今年李國生的妻子雷美華還在銷售上做起了文章。“大部分人都不知道黑木耳是怎么種植出來。”雷美華說,今年除了在市場批發銷售新鮮黑木耳和干黑木耳外,她還在微信上銷售菌棒,“顧客買回去不僅可以自己采摘,還可以繼續種植。”
“目前我們黑木耳種植已經發展到了8畝田。”李國生說,按照每畝田5萬元的產值計算,今年他們的總產值已經達到了40萬。而為了打造品牌,目前他已經成功注冊了“梅田湖”商標,“下一步我還準備增添液體菌種設備,并建設無菌室,確保黑木耳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