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記者 劉懷瀛)3月11日,在安徽省安慶市宿松縣洲頭鄉下夾村永北組一片廣闊的地間,三個鋼架塑料大棚掩映在金黃的油菜地和翠綠的麥田之中。一名男子正在棚外加固塑料膜,左臂空蕩蕩的衣袖在風中微微擺動。
畫面中的男子名叫潘秋龍,是這幾個養菇大棚的主人。在中間的一個大棚內,一排排菌棒有序擺放,不少菌棒兩端新長出的鳳尾菇,撐起淡灰色的菇傘,一派豐收的景象。“一個棚占用6分地。這些菌棒都是我將經發酵的棉籽殼和玉米芯,加入菌種后做成的。棚內現有9000個菌棒,左側棚里也有9000個,連同自家地下室里的和最近做的,大概有3萬多個菌棒。”潘秋龍說,“從去年9月開始,這已是出的第四茬菇了。一個棚內一茬可產出3000斤鮮菇。市場上1斤可以賣到3元左右。菌棒最后還可以放在地面上,吸收土壤營養再長一茬菇呢!”
隨著氣溫的回升,這幾個棚就暫時不適宜養菇了。考慮到閑置著也可惜,前20天左右,潘秋龍還在右側棚內培育了豇豆、四季豆、玉米和麒麟瓜的秧苗。“玉米準備套種在幸福菇地壟的兩側,麒麟瓜約莫可以種2畝地,使用過后的菌棒還可以放進瓜地里做肥料。”潘秋龍說。
在大棚左側一大片用稻草覆蓋的地里,幸福菇正在悄然生長。潘秋龍小心翼翼地掀起一片稻草,秸稈叢中乳白色的細小菌絲清晰可見,不少菌絲在開始結球。“你看,菌絲結球就會長菇了。養菇可是個技術活,每道程序都來不得馬虎。將經發酵的稻草、稻殼、黃豆萁等,鋪在地壟上灑水后,再在上面點菌種,蓋上3公分厚的土,最后覆蓋稻草。管護得當,4個月后就出菇。”潘秋龍說,“這片地有6畝。幸福菇一年只能出產一季,每畝產量有3000斤。幸福菇口感較之于鳳尾菇更好,由于大家對這種菇缺乏了解,目前還不能在縣城大量銷售。去年主要在附近的壩頭和運往安慶銷售,每斤能賣到10元左右。”
參觀完畢,潘秋龍與記者聊起他的經歷。1973年出生的潘秋龍,先后從事過廚師和電器維修。雖然2007年他家建了新房,欠下了10萬元的債務,但日子過得也很安穩。2010年不幸降臨,在秸稈加工過程中,他的左臂不小心被卷入80公分寬的電動機皮帶,因救治無效,導致整條手臂壞死。
失去左臂后,不能再從事電器維修了。為了生計,他前往浙江瑞安開了近3年糧油店。從事糧油生意經常要送貨,需要他手提背扛,十分耗費體力。考慮到這不是長遠之計,于是他回鄉另謀出路。因家中還有2孩子讀書,全家生活靠妻子種4畝多地來維持,2014年他列為在冊貧困戶。
“考慮到上世紀90年代,叔叔養過黑木耳,人力不多、成本不高,讓我也想種食用菌試試。2015年10月,我前往合肥一公司參加了一個月的食用菌培育技術培訓。”潘秋龍說,培訓結束后,2015年底,他開始嘗試種1分地的幸福菇和在地下室內培育4000個鳳尾菇菌棒。次年端午前后出菇,他賺了近8000元,讓他從中初嘗甜頭。2016年下半年,他開始新建3個鋼架塑料大棚,并將幸福菇規模擴大到6畝地。同時又新建料場和加工間,添置了鍋爐、蒸池和灌袋機、拌料機等設備。此外,他還潛心鉆研養菇技術,研發出白楊樹枝條菌種,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而且將出菇時間提前了一個星期。
“平日收購秸稈、做菌棒、接種等都要請附近的幾個貧困戶過來幫忙。”當問及養菇的人工時,潘秋龍說,“像貧困戶周瓊玉,丈夫因遭電擊不幸身亡,一個人拉扯著倆孩子,的確不容易。一有事做,我就請她過來幫忙。鄉里鄉親的,應該互相幫著點!”
一個人的發展能力畢竟有限。2016年,他牽頭成立宿松縣新龍食用菌種植專業合作社,任合作社法定代表人。他引導周邊農戶以“資金入股”,吸納7名社員加入了合作社。“我個人投入了15萬元,其他社員共投入15萬元。7名社員中有3名是貧困戶。像其中一個貧困戶是用3萬元的小額金融扶貧貸款入股的,一茬菇出售完后,他分紅7000多元。除了分紅,社員都可以來做工獲得報酬。”
“養菇技術逐漸成熟,我也想為大家多做點事。我低價出售加工好的菌棒給同組的貧困戶余井國,他只需回家灑水管護,就能直接摘菇賣錢了。柳坪鄉一曹姓年輕人,想回鄉發展,得知我種蘑菇,也專程過來學習技術。”潘秋龍說,
“有效益了,我干得就起勁。出菇期,我每天都是4點鐘就起床,安排采菇、剪根、裝框、灑水保鮮等事宜,再及時運送到各菜市場。”談及下一步發展,他說,鳳尾菇目前供不應求,他準備再新建3個大棚,把菌棒發展到10萬棒。如果銷路和效益好的話,準備也將幸福菇發展到12畝的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