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記者 談夢嬌)近日,筆者走進山西呂梁孝義市大孝堡鄉馬莊營村藝升果蔬農民專業合作社,只見整齊干凈的白色大棚沐浴在陽光中,一股泥土的清香撲鼻而來;走進大棚里,看到一個個戴著“帽子”的小白菇從菇床上悄悄地探出了頭,三名中年婦女正在采摘,她們動作嫻熟,往下一摁,輕輕一扭,小小的雙孢菇就脫離了菇床。
這個基地就是藝升果蔬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陳俊海創辦的,從大田到大棚,從雜糧到菌類,陳俊海潛心農業種植十幾年,任環境萬變,不變的是他對農業的情懷。在新農人的這條路上,試驗,是他的態度;探索,是他的路徑,做別人不敢做的,做別人沒有做過的。主動創業帶領鄉親們致富。在大孝堡鄉馬莊營村,提起陳俊海,老百姓都會不約而同地豎起大拇指,都稱贊他,是他帶領大家闖出了一條脫貧致富的新路。
“因為食用菌這個產品了,它的市場前景廣闊,再一方面,它是利用了農林廢棄物轉化成食用菌產品,基本上可以講是一個變廢為寶的一個行業。”當問及為什么要干這行時,陳俊海講述自己的觀點。“我曾經到福建、浙江,后來再近一點是平遙這些地方考察過,考察雙孢菇產業比較適合咱們,無論從經濟效益、它的生長環境、氣候,和南方能錯開季節,我就定下在這一方面發展。”
從事了十幾年大田試驗的陳俊海轉戰菌類種植,任誰說都是個門外漢。因為雙孢菇不比小麥、玉米這些作物,它天生嬌氣,需倍加用心。但陳俊海不灰心,花半年時間考察,從平菇到雙孢菇,不僅看門道,還看發展瓶頸。
對于種植雙孢菇創新方面,陳俊海對筆者說到,“菌房的通風口歷年來,在外地考察也好,在本地周圍也好,都是鋁塑板,鋁塑板的問題都是一經過高溫滅菌就變了形了,里面溫度保持這些都不行,不密封,況且風口拉大、拉小也都不合理。”
不合理就要變得合理,陳俊海想到用玻璃代替,但由于玻璃本身透光性好,不利于雙孢菇生長,行業內一直未敢采用。可陳俊海卻樂于做這個先行者,自己繪圖測量、挖槽施工、改造種植基地。反反復復試驗后,陳俊海不僅用玻璃結構解決了雙孢菇不能強光照射、鋁塑板高溫變形的困擾,還改善了菌房內白天照明環境,可謂一舉多得。
邊參觀陳俊海的“寶貝”,邊走進菌房,之只見內部更像是一座建筑工事,疏密有致,空間全部被利用,十幾個社員踩在將近兩米的竹架上,采摘蘑菇,行動便捷。
“當時常規性的都是六層,但是六層的空間就都利用不上,都是上邊都空的一塊,我就想到是怎么樣能再提高一層,再提高一層。”對于菌房設計,陳俊海對記者說出了自己的想法。“福建的竹子人家是比較耐潮、耐濕,打蒸汽耐高溫,我就把主材料竹子在福建都選擇上,提高結構方面,人們不敢突破常規,我就改變了結構,給菌房在上邊所有棚子里和地面一樣跑,都能跑通。”
加高一層,好比堆積木,考驗的是整個竹床的結構,加不好、加不牢,所有竹床會像多米諾骨牌一樣產生連鎖反應,最終損失的是一整個菌房。但不試怎么知道一定不行?全體加高,種植面積也將大大增加。經過一番考慮,陳俊海將試驗點轉移到了新建的菌房內,從選材到定結構,又是一次突破常規的探索。
蘑菇長了一茬又一茬,陳俊海的試驗搞了一項又一項,通風口、竹床,他的試驗不大不小,但貴在敢于突破常規。將取暖設施改為地暖,讓散熱更加均勻;將滅菌時間延長24小時,讓滅菌更加干凈。小蘑菇釋放大能量,陳俊海的“蘑菇經”越來越厚。
從門外漢到行家里手,多看、多聽、多思考、多實踐,步步為營,穩扎穩打,陳俊海種出的蘑菇成了同行中的佼佼者,加上南方種植條件的局限性,雙孢菇成了南方市場上的搶手貨,從收貨商定價到供貨方定價,小蘑菇趟出了一條致富路。
在即將走訪完時,陳俊海指著他的“作品”,深有感慨地說到:“做什么事情必須創新,農業方面確實是能提高。我就步步試驗性地走,發現哪里有好的地方就分析原因,回來搞試驗,通過幾回試驗,一步一步把棚子搞得產量提高了,人工能省下,成本能降下來,產量提高了,經濟效益也就相應地跟上來了。”
如今,陳俊海正信心滿滿地走在充滿希望的致富路上。談及今后打算,他說:“下一步繼續用創新科學種植的辦法,農業產業化經營模式,撬動農民增收支點,發揮好科技支撐作用,促使雙孢菇的產業發展上檔升級。同時,還要引進更新、更優的菌種,在發展壯大的同時,實現增收致富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