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記者 牛雅)近日,黑龍江省北味集團技術總監李楠在山東海陽市農業局農技中心為黑木耳種植戶上了一堂別開生面的培訓課,旨在規范黑木耳種植技術,提高黑木耳管理水平,進一步增加山東海陽市黑木耳種植效益。
黑木耳種植是山東海陽市重點推廣發展的農業產業,去年10月份,海陽市農業局農技中心在留格鎮望格莊村、方圓街道牟家村、郭城鎮西古現村做了黑木耳種植試驗。試驗結果表明,黑木耳非常適宜在海陽市種植,且對比大田作物、傳統經濟作物具有較高的經濟效益,適合規模化種植和產業化經營,具有當月投入、次月見效的比較優勢。根據實驗測算,通過地擺式種植,每畝地可植入菌棒1萬袋,畝產干木耳1200~1500斤左右,按春季價格來算,每個菌袋2.3元,回收價格每斤不低于28元,每畝純利至少1萬元以上。
“黑木耳種植優點是對土壤沒有要求,林下、荒灘、荒坡均可以,生長周期短。”海陽市農技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黑木耳從菌棒入地到采收僅需3個多月,無需打藥、施肥,只要水源供應及時即可;除了地擺式種植,還可棚內進行掛袋栽培,掛袋數量是地擺式的4~5倍,且每年可種植3岔,每畝多則收益15萬元。
為了解決黑木耳種植技術和菌袋供應問題,海陽市農業局還引進了黑龍江北味集團來海陽市投資建廠,今年2月份,位于盤石鎮的黑木耳菌種研發培育中心已投產。在北味集團的指導下,海陽市已有3家菌袋生產企業,年可供應菌袋1000萬袋以上,黑木耳的出耳管理全部由北味集團安排技術人員到基地、農戶指導,指導頻率達到每天一次,有力保障了菌袋的高質量生產供應。
眼下,隨著海陽市農業局的不斷推進扶持,全市黑木耳種植面積已達200畝,今年,計劃發展1000畝,隨著種植面積的不斷擴大,種植技術顯得尤為重要。“黑木耳在種植管理過程中,要根據天氣情況,隨時改變增溫或降溫、保濕、通風、達到各生長期最佳要求。”北味集團技術總監李楠介紹道,菌包催芽期是形成產量和質量的關鍵期,菌包刺孔后的7天內,栽培床不用通風換氣,控制床內溫度不高于25℃以上、濕度保持在前期75%、后期85%。7天后要通風換氣,前期通風換氣時,時間不易太長,以免降低空氣濕度,直接影響出耳芽率,可以在通風時適當給栽培床補水以利于保持濕度。一般從菌包刺孔到黑木耳原基形成需要8天至12天左右,黑木耳原基將全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