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湖北省食用菌協會第八屆理事會第三次會議暨振興湖北省食用菌產業座談會在華中農業大學舉行,湖北省食用菌協會理事、外省代表及特邀嘉賓50余人參加會議。會議由湖北省食用菌協會副會長王卓仁主持。
會議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湖北省食用菌協會第八屆理事會第三次會議,通過與會代表討論,確定了2018年有關工作計劃。
一、擬定于2018年3月22-28日在華中農業大學舉辦由中國食用菌協會和湖北省食用菌協會主辦的全國珍稀食用菌栽培技術春季培訓班。該培訓班每年分春、秋兩期,旨在通過理論與實踐操作學習,培養符合當前食用菌產業發展需求的技術人才,大力發展珍稀食用菌,2017年秋季培訓班有來自全國各地60余名學員報名參加,學員反響強烈。據了解,全國珍稀食用菌栽培技術春季培訓班在延續往屆上午理論學習、下午實踐操作的課程設置,還將增設香菇生產技術授課,解決香菇生產過程中的突出問題。
二、擬定于2018年4月中下旬,組織湖北省內食用菌企業參加“福建珍稀食用菌產業發展考察活動”。要大力發展珍稀食用菌,向條件好的區域學習是大多數湖北省食用菌企業的共同心聲,為此,湖北省食用菌協會計劃組織會員企業走出去參觀學習。
三、擬定于2018年6-7月在湖北利川召開湖北省食用菌協會2018年年會。湖北省食用菌協會年會每年舉辦一次,在省內不同地區巡回舉辦,往屆會議呈現出參會人數多、報告內容豐富、省外代表參會積極等特點。利川縣地處湖北省西南部,土地肥沃,物產豐富,與重慶接鄰,由于交通不便等歷史原因,湖北省食用菌協會還尚未在恩施州召開過會議,希望通過此次會議帶動恩施州食用菌產業發展。
會議第二部分為振興湖北省食用菌產業座談會,與會代表發言踴躍,為湖北省食用菌產業發展積極建議獻策。通過各位理事的發言,湖北省食用菌產業整體向好,如意情金針菇日產達500噸,平菇產量達1.5萬噸,且批發價在3.5元以上,隨州香菇產量達4萬噸,羊肚菌、草菇、大球蓋菇、竹蓀、白參菌、冬蟲夏草等特色品種發展勢頭良好。
華中農業大學呂作舟教授結合大家的發言,對部分珍稀菇的發展呼吁理性對待,他指出,湖北地區因氣候條件等因素,發展袋料栽培木耳應慎重;羊肚菌生物學特性仍有許多不清楚地方,不宜大量推廣種植;大球蓋菇生產技術容易,但市場銷路難,應加強市場開發和產品儲藏加工;松乳菇因貨架期短不宜大面積推廣;呂作舟還向在座的企業代表提出,食用菌產業的發展,應該以市場為導向,以品質為保障,助推湖北以小蘑菇發展為大產業。
湖北省食用菌協會會長、華中農業大學教授邊銀丙在會議總結時指出,湖北省食用菌應繼續做大做強香菇產業,并同步推進具有發展優勢的珍稀菇品種。總體來看,裕國菇業品牌化發展是行業學習的榜樣,是湖北食用菌的驕傲,武漢如意情、隨州三友、大海菇業、湖北森源、宜昌大自然等一大批實力企業讓湖北的食用菌產業發展在全國有了一席之地。未來,對于技術不成熟的品種不推廣,但重點還要在珍稀菌的發展上做文章。要正視因城鎮化、農村勞動力老化等客觀因素影響香菇發展萎縮的現實,要大力提升企業品牌化建設,加強產品質量控制,為湖北省食用菌產業創造新的輝煌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