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四川省達州市宣漢縣方斗食用菌產業園,各種樣式的食用菌長勢喜人,有的剛冒出頭,有的肆意綻放。女博士耿新翠正在大棚里跟菇農耐心細致講解木耳采摘要領。有人不禁問道,這樣高學歷的知識分子怎么會去種蘑菇?一切都要從頭說起。
今年46歲的耿新翠本是河南新鄉一位生物老師,2004年在丈夫的激勵下,毅然辭去教師職位,考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攻讀植物學碩士研究生。2012年,耿新翠又取得了沈陽農業大學蔬菜學博士學位。同年,宣漢縣農業局借“千名碩博人才進達州”契機,向耿新翠拋出了“橄欖枝”。“同事的熱情,領導對人才的渴求,打消了我們的顧慮,決定到宣漢縣食用菌研究所工作,還將老人和孩子接到了宣漢。”談起6年前的選擇,耿新翠滿臉笑意。
耿新翠的加入讓宣漢縣食用菌如獲“至寶”,她淵博的農學知識也有了用武之地。時下,正值各類食用菌出菇時節,耿新翠既要指導菇農采菇,還要查看新品種菌絲活力和出菇能力、菌的品質,總結栽培技術。截至目前,宣漢縣食用菌研究所獲得了玉米套靈芝栽培技術、集成技術栽培模式、靈芝產品外包裝3個國家級專利。
現今的耿新翠是達州市人大代表,達州市婦代會代表,達州市專家組成員,縣級專家骨干,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她提出了“提升山區農業機械化、精細化水平需要繼續加大投資力度”的建議,并圍繞鄉村振興、脫貧攻堅等主題在小組審議會上發言。“我深愛這片土地,深愛宣漢食用菌產業,愿用我畢生精力推動宣漢食用菌產業不斷向前發展。”談及未來打算,耿新翠信心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