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食用菌產業有半個世紀的栽培歷史。蘑菇產量、加工量、出口量連年保持全國第一,素有“世界食用菌罐頭之都”。在50年的栽培歷史當中,有一個人的名字廣為人知,他就是九湖食用菌研究所所長涂改臨。
涂改臨所長自1983年以來,致力于食用菌科研、生產、加工、銷售,以及新產品、新技術的示范、推廣、普及工作。為漳州市乃至全國食用菌產業的發展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涂改臨將自己的職業生涯劃分成“三個十年”。“第一個十年”,是從1983年到1993年,這十年是幫助農民致富的十年。涂改臨最早開始推廣的是毛木耳,從實驗室種植出來,一開始一個農戶的種植量只有5000多袋,都是以家庭為單位的小量栽培。不過,就是這樣的開始,造就了漳州毛木耳從無到有,并最終成為全國最大的毛木耳生產基地。
隨著食用菌種植技術的成熟,“第二個十年”,1993年至2003年,涂改臨不斷推出新的食用菌品種,致力于幫助農民進入規模化的栽培,從過去幾千袋的小量種植,逐步提高到幾十萬袋的種植規模。
2003年以后,漳州進入杏鮑菇工廠化時代,杏鮑菇的產量逐年增加,到2010年杏鮑菇工廠達到80多家,杏鮑菇日產量300多噸,累計投資超過6億元。漳州成為杏鮑菇的主要生產基地。涂改臨是杏鮑菇工廠化的主要推動者。
從2010年開始,涂改臨所長致力于蘑菇工廠化、標準化的研究與探索,先后學習考察了歐美及國內的工廠化生產企業,經過研討論證,提出建設蘑菇工廠化示范點“漳州模式”的發展計劃,并及時向市、區領導建議。2015年,漳州臺商區主要領導采納建議,同時出臺扶持蘑菇發展政策,并責成區內龍頭企業、合作社率先進行工廠化示范。
2011年到2015年,涂改臨用了五年時間說服政府重視漳州市蘑菇產業升級,得到漳州市政府、漳州臺商區政府的認可,并出臺扶持蘑菇發展紅頭文件。
2015年2月5~8日,所長涂改臨帶領漳州臺商投資區政府考察團到山東考察蘑菇工廠化生產。在漳州市政府和臺商投資區政府的重視支持下,確定了在臺商投資區建設三個蘑菇工廠化示范點,2016年上半年已先后建成投產。采用“政府牽頭、龍頭企業承建,合作社示范、種植戶購買服務”的發展模式,通過投建蘑菇三次發酵料生產基地,引進先進設備和技術,生產優質標準的蘑菇三次發酵料,以龍頭帶動農戶,引導農民實現真正意義的工廠化生產,由一年1茬栽培變為一年6~8茬栽培,徹底改變50年的傳統生產模式,向工業化模式轉變。未來3~5年,蘑菇產業將成為漳州市工業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逐步實現一村一廠、一戶一車間的家庭蘑菇工廠格局。
2016年11月14~17日第十屆漳州中國蘑菇節期間,來自全國和世界各地的食用菌行業專家、學者、從業者500多人觀摩臺商投資區東美蘑菇工廠化示范點,對涂改臨所長提出的打造“一村一廠,一戶一車間”的家庭工廠化模式,給予很高的評價。國際蘑菇學會主席格雷格·西蒙、李玉院士先后到臺商投資區東美蘑菇工廠化示范點參觀,稱贊家庭蘑菇工廠是個好模式。
現在,涂改臨又定下新的五年計劃,從2016年開始到2020年,五年實現漳州市50﹪以上農戶進入蘑菇工廠化栽培,成為改寫50年來漳州蘑菇產業的傳統生產模式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