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建新,江蘇江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個人先后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國家星火計劃先進個人、江蘇省優秀食用菌企業家、鎮江市十佳鄉村優秀科技人才等稱號。
5月25日,姜建新特別高興,因為他新上馬的鹿茸菇生產線正式運行,這標志著其執掌的江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實現“三級跳”,有了第三大拳頭產品,正式邁上了企業發展的3.0版本。
與姜建新的結識,始于20年前的一次采訪,那時他已被稱為“草菇大王”。650多間的土坯小平房,整齊地排成行列,走進菇房,第一眼看見的就是燒煤的暖爐,竹架上是平鋪的基質,一朵朵白中帶黑的草菇菌長勢十分喜人。如今看來十分簡陋,但在當時卻是首開先河。
姜建新初遇草菇還是在上世紀90年代,當時他去外地出差,在市場上發現了細嫩脆滑、味道鮮美的草菇,頓時就眼前一亮。為此,他專程南下去微生物研究所學習技術,1996年更是成立了丹陽市第一家農業企業,大舉進軍食用菌產業。
然而前兩年的草菇試種并不成功,執著的姜建新并沒有灰心放棄,一方面自己鉆研技術,不斷積累經驗,另一方面幾乎跑遍了國內的食用菌科研院所,向專家請教。功夫不負有心人,他自主研制出的“草菇設施栽培房”“草菇培養料踩料”“菇房加溫裝置”等栽培設施得到相關部門認可;開發出的“利用廢棉栽培草菇技術”更上層樓,與傳統利用稻草栽培草菇技術相比提高了好幾倍的生物轉化率。
姜建新說,自己是個喜歡倒騰的人。這種倒騰其實就是不斷地進行科技創新。
上世紀80年代初,人們還緊盯糧食生產時,姜建新就已成為丹陽第一批平菇種植戶。他利用所學技術,在家中自留地上種起了平菇,一年1500多公斤產量、700多元收入,讓姜建新發現了菌菇機遇,也嘗到了農業科技帶來的豐收喜悅。從此,姜建新與食用菌結下了不解之緣。周邊農民也躍躍欲試,姜建新沒有藏私,不僅為農民提供菌種,還開辦培訓班,講解種植技術,他甚至還把自己市場讓給了菇農,帶動了丹陽及周邊地區2000多農戶,年產草菇1.5萬余噸,產值達2.4億,有效促進了當地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
2003年再次采訪姜建新時,他剛上馬了金針菇生產線,一間間標準化的冷庫式生產車間,再次刷新了大家的眼球和認識。菌菇生產告別了家庭作坊式形態,基質形成、菌種培育、產品采收、包裝和銷售,基本形成了機械化、現代化的農業生產流水線。本世紀初在長三角地帶,姜建新的金針菇生產線可謂首屈一指,喜好研究的他當時還在做一個對比研究,對傳統的黃色金針菇與白色金針菇的口感、產能、轉化率進行比較試驗,經過研定,他果斷選擇了生產白色金針菇。從此直至2009年,長三角市場金針菇價格幾乎是由姜建新“一口定價”。
今年5月,當又一次走進江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看到的是新建成的鹿茸菇生產車間。8米高的廠房內有一間間生產房,其中放置著一排排8層高的架子,每個架子上整齊地放置著一個個塑料盒,每個盒子里則規整地放著16個種植瓶,自動加濕補光裝置正均勻地工作,每個種植瓶中都長著一叢新鮮的鹿茸菇。據介紹,這樣的瓶栽一個生產房內就有2-3萬瓶。
“我們是農業大國,但不是強國,我希望能夠通過一代代人的努力,讓中國變成農業強國,讓食用菌產業能夠發展得更好!”對未來,姜建新信心滿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