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類科研水平的不斷提高,人類生活水平的增長,人們對食用菌的認識也在不斷提高。作為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一葷一素一菌”的三大人類健康膳食結構的組成部分,食用菌消費量也隨之日益增長,但中國居民的食用菌的消費水平仍有提升空間。
在《2019-2023年中國食用菌項目投資可行性研究報告》指出,中國的食用菌的消費水平與國外發達國家有較大的差距,雖然是食用菌產量、消費量最大的國家,但每年人均消費量不足0.5kg;而日本每年人均消費量為5kg,中國香港每年人均消費量約4.8kg;法國、意大利、德國等國家是食用菌消費的主要國家,人均年消費量約3kg;美洲地區的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巴西、秘魯等國為主要消費國,人均年消費量約2.5kg。
食用菌是集營養、保健于一體的綠色健康食品、保健食品。我國食用菌年產量占世界總產量的70%以上,其總產值在我國種植業中的排名僅次于糧、棉、油、菜居第五位,與種植業、養殖業形成完整三大產業鏈。目前我國從事食用菌菌種、種植、收購、加工、運輸和貿易的相關人員已達三千萬,人工栽培的食用菌種類不斷增多,年產量持續增長。
從品種上看,世界工廠化食用菌栽培品種主要有:木腐菌的金針菇、杏鮑菇等及草腐菌的雙孢菇等。其中,雙孢菇是歐美國家的主栽品種,香菇在亞洲國家占主導地位。歐美的美國、荷蘭、法國、西班牙及亞洲的中國、日本、韓國等國家是世界主要的食用菌生產大國。
從生產栽培模式來看,目前世界食用菌行業主要存在三種栽培模式:傳統農戶生產模式、公司+農戶生產模式和工廠化生產模式。隨著現代農業的發展,食用菌菌種研發及栽培技術逐漸提高,工廠化生產模式隨之興起,所占比重也逐年增高。
隨著科研技術的發展和人類對食用菌需求的增長,食用菌產業已逐漸發展成為獨立的產業,其發展趨勢:產業從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轉移,栽培由單一品種向多品種發展,生產方式由人工培植向機械化生產發展。
經過近幾十年的發展,荷蘭的雙孢菇工廠化栽培技術處于世界領先水平,具有專業分工明確,堆肥制作質量、標準高,機械化、電腦控制及防疫水平高等優勢。用數字來對比更明確:荷蘭雙孢菇最高單產40kg/㎡,而我國只有20kg/㎡左右。
日本是亞洲的食用菌生產強國,其科研水平、工廠化栽培技術水平世界領先,所有企業基本都配有空調設備,可進行全年生產。上世紀60年代,日本開始采用工廠化模式生產以白色金針菇為代表的木腐菌。目前日本是白色金針菇的生產大國,其食用菌工廠化生產的水平高,除了良好的氣候條件、高素質的菇農以及先進的設備,先進的育種技術也是舉足輕重的。
小編認為,中國大陸的食用菌單產低、質量有待提升,主要原因是食用菌的生產模式仍然以傳統農戶生產模式、公司+農戶生產模式為主,與荷蘭、日本等發達國家仍有較大的區別;在生產管理技術、設備水平和育種技術方面仍有較大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