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產業模式,分戶種植、統一做棒、統一種植、統一銷售,保證了產品質量,降低了種植戶的風險。
通過“信貸+保險”的貸款模式,讓沒有資金又想種植香菇脫貧致富的姐妹有了“主心骨”,有了合作社做支撐,婦女們吃下了“定心丸”。
這就是帶領農村婦女姐妹創業致富的領路人、也是給予貧困家庭脫貧希望的知心人、新賓縣葦子峪鎮杉松村的娘家人——遼寧省“巾幗建功標兵”王明芳。
“小香菇”帶來農民致富新希望
位于撫順東部山區的杉松村曾是遠近聞名的貧困村,人均耕地一畝半,祖祖輩輩以種玉米為生。2015年,玉米價格回落,本不富裕的村民更少了收入來源。為了讓村民增收致富,村里經過考察,認為杉松村的地理條件和氣候條件適合種植香菇。但由于種植香菇前期投入大、種植風險高,部分種植戶曾嘗試種植,卻苦于沒經驗、沒技術、沒銷路,不僅沒致富,日子反倒更加捉襟見肘。
2015年,在葦子峪鎮夾河鄉下夾河村種植香菇的王明芳回村探親。聽聞王明芳在外村種植香菇多年,婦女們紛紛表示希望她能回村發展,帶著姐妹們一起致富。據王明芳介紹,她種植香菇是“半路出家”,走了很多彎路,吃過苦也吃過虧,不過五年間她也掌握了過硬的香菇種植技術,對市場的銷售規律和銷售渠道也有了一定積累。看著姐妹們期待的眼神,王明芳暗下決心,一定要帶著村里的姐妹們干出點名堂!
2015年年末,王明芳在村里流轉500多畝土地,成立了“菇滿香”香菇種植合作社,從2016年到2017年,先后投入近800萬元,建起了300多個高標準、現代化的冷棚,并無償“共享”給農民使用。不僅如此,王明芳還探索出了一套提質增效、錯峰銷售的創新思路,通過“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產業模式,實行分戶種植、統一做棒、統一種植、統一銷售,不僅保證了產品質量,提高了產品價格,還幫助種植戶降低了風險。
據杉松村婦聯主席付長琴介紹,杉松村上堡屯有110多戶,其中51戶為合作社的種植戶,其余農戶大多在合作社打工,整個屯都在圍繞香菇產業轉,家家戶戶沒有閑人,整個村都成了香菇加工廠。
2018年,在撫順市婦聯的積極推動下,王明芳的合作社又申請到了“惠農貸”300萬元,建起了15棟自動調節溫度的暖棚,這筆貸款不僅解了合作社發展的燃眉之急,更增加了農戶的香菇種植量,當年香菇基地產值15000萬元,利潤達到了300萬元。如今,合作社的香菇不僅在國內供不應求,還遠銷韓國、新西蘭等國。
“信貸+保險”給姐妹們吃下了“定心丸”
相比玉米,香菇是高投入高產出的產業,每0.06公頃土地上,菌棒需投入資金3萬元左右。起初很多農戶家庭拿不出這個錢,王明芳主動幫他們想辦法籌資金。2016年,她用自己的資產和合作社為村里的婦女們做抵押貸款,同時合作社購買銀行貸款擔保金保險,如果農戶還不起銀行貸款,合作社是第二還款人,以此降低農戶在整個生產過程中的風險。正是這種“信貸+保險”的貸款模式,讓沒有資金又想種植香菇脫貧致富的姐妹有了“主心骨”,有了合作社做支撐,婦女們吃下了“定心丸”。
雖然有信用社做擔保,但貧困戶只能申請3萬~5萬元貸款,想種植香菇,啟動資金還是遠遠不夠。“第一年除了貸款,我自己給村民們墊付了240多萬元。”王明芳告訴記者,農民短缺的資金,她全部先期墊付,風險全由自己承擔。隨著信用社的信譽逐年提升,村民們的信用額度也逐年增加到了8萬元。三年間,在王明芳的“保駕護航”下,2018年杉松村人均收入達6000元以上,種植基地所在的下堡屯2018年人均收入更是達到了1.2萬元。不僅合作社種植戶增收致富,杉松村及周邊村112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在王明芳的帶動下,通過土地入股年底分紅、有經營能力參與經營、有勞動能力在基地打工等形式,幫助人均年增收1萬元以上,全部脫貧。
種植香菇3年來,53歲的孔婷深有感觸。她說,三年間,自己共收入10多萬元,這在以前是難以想象的。現在生活特別有奔頭,去年家里還添置了小轎車和摩托車,日子越過越紅火。
產業發展帶動鄉村文明
產業的發展帶動的不僅僅是收入的提高,鄉風鄉俗也隨著物質生活的提升得到了極大改變。“以前農閑時,小賣部里都是打麻將的,談論家長里短,現在大家都忙得不亦樂乎,哪有時間打麻將?”王明芳介紹,隨著香菇種植規模越來越大,農民們意識到技術對香菇的產量和質量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基地每次請專家來做技術培訓,教室里都座無虛席。種植基地還成立了農民田間學校,鼓勵農民學習新技術、新知識來提升種植水平。撫順市婦聯給基地配套書屋和圖書,為婦女姐妹們提供了生產、生活、教育等方面的學習資源。去年,王明芳又在種植基地成立了“婦女之家”,鼓勵姐妹們互幫互助、抱團取暖、自強自立。
“要是沒有這個基地,咱們農村婦女上哪兒能打工掙到這么多錢啊!”47歲的單親母親佟艷飛告訴記者,以前家里種植玉米每年收入僅有幾千元,欠的10萬元外債壓得她喘不過氣。種植香菇2年了,外債基本已還清,“這種好日子以前做夢都沒想到”。
精準扶貧需要因村施策、因戶施策、因人施策,王明芳大力發展香菇種植,通過敢為人先的創新思路,由合作社承擔風險,大力扶持農戶和貧困戶,采取“半工半農”的模式帶動村民將香菇做成產業、做成精品、做成品牌。
“共享才能共贏”。王明芳常說,產業的發展需要父老鄉親一起發展,我必須保障農戶的收益,才能讓這個產業繼續發展下去,作為帶頭人,就需要有這種擔當。
談到未來的規劃,王明芳計劃在鄰村再發展兩個香菇種植基地,通過復制杉松村的成功經驗,繼續帶動更多貧困戶和婦女脫貧致富。
(來源:遼寧省婦聯宣傳部綜合《中國婦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