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杭州格綠英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工人們正忙著進行基料預處理。基料堆場的旁邊,就是一個占地1500多平方的菇棚,共22間,其中11間都種上了草菇,其余的還在搭建菇床。
9號菇棚里,氣溫30度,菇床溫度36度,由中藥渣堆成的菇床上布滿了菌絲,大大小小的草菇已探出了“小腦袋”。
該基地負責人陳春林介紹,過兩天就可以采摘了,一次能采摘幾十斤,草菇保鮮期很短,不能冷藏,我們直接送到勾莊農產品批發市場,批發價10元/斤,到消費者手上就變成25-30元/斤。
和一般蘑菇栽培不同的是,草菇栽培不用基料裝袋,直接堆土栽培,看起來就像地里長出來一樣。陳春林種草菇的基料不是木屑、秸稈和麥麩,而是來自胡慶余堂的中藥渣。
原來,陳春林以前主要做園林有機肥,很大一部分原料就是胡慶余堂的中藥渣,經過預堆、翻堆、發酵、微生物處理等工序后,藥渣就變成了有機肥。胡慶余堂每天要送來30噸中藥渣,每噸給處理費是120元錢。
陳春林介紹,一個菇棚單間占地80平方米,菇床面積是64平方米,每個平方產出約30塊錢,一般20天即可出菇,50天可采摘8季,每平方米的產出就是240塊錢。草菇一年四季都可以種,相當于每斤藥渣增收了1塊錢,且在菇床上發酵后的藥渣,還能做有機肥,肥力更高。
胡慶余堂每天30噸藥渣源源不斷送來,靠目前11個菇棚的產能,完全消耗不了這么多藥渣。目前,雖然能保證每天有鮮菇上市,但規模還比較小,過度依靠經驗,很難形成規模效應。
可觀的經濟效益,讓陳春林感到很有搞頭。
下一步,陳春林還有自己的“小目標”:明年將菇棚擴大一倍,將草菇生長的溫度、濕度、基料酸堿度、土壤碳氮比等數據收集起來,打造一個智慧化草菇種植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