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以農為本,農以種為先,得種業者得天下。7月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審議通過了《種業振興行動方案》。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會議時強調,農業現代化,種子是基礎,必須把民族種業搞上去,把種源安全提升到關系國家安全的戰略高度,集中力量破難題、補短板、強優勢、控風險,實現種業科技自立自強、種源自主可控。
習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是我國種業發展的指南針、發令槍、進軍號,將激勵廣大科技人員元氣滿滿,攻堅克難,奮力打造種業“芯片”,打好種子翻身仗。在這場史無前例的攻堅戰中,中國需要唱響食藥用菌種業的“翻身道情”。
食藥用菌在國際上被譽為21世紀的健康食品,更是生物制藥、功能性食品、洗滌化妝用品的重要原料,國際上已把食藥用菌作為服飾箱包、綠色建筑的材料。我國是食藥用菌資源稟賦最為豐富的國家,也是最早認識、采摘、食用和栽培食用菌的國家。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食藥用菌產業發展迅速,“當驚世界殊”。2012年起,食用菌類(即蔬菜菌類)已成為僅次于糧、油、果、菜的第五大類農產品。中國食用菌協會名譽會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李玉認為,如果算上藥用菌,就應是第四大類農產品。
昔日不起眼的“小蘑菇”,悄然變身大產業,突出表現在“三個7”:一是產業增速由1978年的5.8萬噸迅速增加到目前的4000萬噸,40年猛增700倍,增速全球未有,而且任何一種農作物也沒有過這樣迅猛的增長。二是年產量占全球75%的份額,成為我國具有地域優勢的純出口產品。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后出口節節攀升,靈芝、茯苓等藥用菌類更成為出口新寵。三是在八年脫貧攻堅中,全國有70%以上的貧困縣將食用菌作為首選產業,涌現出一批食用菌精準扶貧典型。食用菌產業扶貧為中國脫貧攻堅和世界脫貧減貧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中國為全球減貧貢獻率超過70%)。2020年,習近平總書記三次點贊“小木耳,大產業”。這不僅是對木耳產業的充分肯定,也是對食用菌產業發展的最高褒獎,指明了中國食用菌產業發展的方向。
盡管我國是名副其實的食藥用菌資源大國、生產大國、消費大國和出口大國,但還不是食藥用菌強國,在科技研發、種業自主、人才培養、智能化控制等方面,與歐美發達國家還存在較大差距。尤其是菌種種源安全現狀堪憂,突出表現為種業小、散、弱,對外依存度極高。由于種業基礎科研基礎薄弱,目前我國大宗食用菌類品種除木耳、玉木耳、銀耳、蛹蟲草外,幾乎被國外壟斷,缺少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品種,高效、集約、規模化生產所需要的種源供應,幾乎都要進口。比如作為香菇發源地,我國大面積種植的香菇品種,基本來自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引進的日本品種;雙孢菇品種主要被荷蘭、美國控制,其中美國占87%;白色金針菇菌種市場,全部被日本千曲化成公司掌控。這些進口菌種,即使按每瓶1—3分錢收費,我們的企業每年要支付的品種使用權費也不可小覷。更危險的是,一旦國外斷供菌種,近千家食用菌工廠或將關門大吉,這其中日產200噸以上的工廠就有20多家。解決菌種“卡脖子”問題,保障食藥用菌種源自主可控,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加緊迫。
打好食藥用菌種業翻身仗,盡快改變我國食藥用菌“資源大國、菌種小國;生產大國、研發弱國”的尷尬局面,無疑是實現民族種業振興、建設食藥用菌強國重要而艱巨的任務。當前,要切實把握七個方面:
第一,提高菌物種源安全的政治站位。包括植物、動物、菌物在內的農業種質資源,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副產品有效供給的戰略性資源,是農業科技原始創新與現代種業發展的物質基礎。當前,種業之爭本質是科技之爭,焦點是資源之爭,誰占有了更多種質資源,誰就掌握了選育品種的優勢,誰就具備了種業競爭的主動權。沒有自主的種質資源,就沒有自主的種業品種。我們要深刻理解習總書記反復強調的“中國人要把飯碗端在自己手里,而且要裝自己的糧食”的精神內涵,牢固樹立大糧食觀、大食物觀,改變把食藥用菌單純作為“一盤菜”的觀念,從國家糧食和食物安全的戰略高度來認識菌物種源安全。還要要樹立“三物農業”理念和全面的種業觀。大千生物世界,無非“三物”循環,“植物生長、動物消費、菌物(微生物)轉化”是農業必須遵循的規律。新時代的現代農業,特別是在“雙碳”背景下,迫切要求構建完善的“三物農業”內生性自循環體系。目前我國“三物農業”中,菌物種業最為薄弱,國家現已建立的種質資源庫,都是植物、動物(包括水生物)方面的,唯缺菌物種質資源庫;已批準建立的國家級種業產業園,尚無一家“菌”字號。這與我國食藥用菌大國的地位、與食藥用菌作為第五大(甚至第四大)農作物的地位極不相稱。應從國家農業供給安全的視角,看待我國菌物種質資源的稀缺性,認識食藥用菌種業振興的戰略性、基礎性和緊迫性,在“三物農業”新理念指導下,加緊補上菌物種業短板,構建“三物”種業協調發展、三足鼎立的中國種業新格局。
第二,做好食藥用菌種質資源調查工作。種質資源調查是種業振興的頭道工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打牢種質資源基礎,做好資源普查收集、鑒定評價工作,切實保護好、利用好。我國正在組織開展第一次全國林草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第三次全國農作物種植資源普查與收集、第四次全國中藥資源普查等全國性的大型資源調查研究,這些工作雖由不同部門牽頭組織,但無不涉及食藥用菌種質資源,需要整合數據,集腋成裘。為此,建議國家加強對上述工作的統籌協調,提升國家種質資源管理的整體性和協同性。除了聚焦既定的科學目標外,還應切實加強對菌物種質資源的系統性采集、保存和信息共享,由農業農村部門單列食藥用菌種質資源數據項目,統一錄入;應組織開展對重點地區菌物種質資源的調查與收集,結合面上調查,摸清全國菌物種質資源種類、數量、分布、主要性狀等家底,明晰演變趨勢,有效收集和保護珍稀、瀕危、特有資源,實現應收盡收、應保盡保。在此基礎上,發布菌物種質資源狀況報告,研究菌物種源安全戰略,制定菌物種質資源保護利用專項規劃并納入國家“十四五”種業發展規劃。
第三,加強野生菌物種質資源保護。野生菌物資源是國家的生物戰略資源,是菌物開發利用的寶藏。但是,目前野生菌類資源保護,既普遍存在簡單禁采造成資源浪費,又存在偷采、“殺雞取卵”式的不良采挖(如在子實體成熟散發孢子之前采挖)等現象,部分珍貴野生菌被盜采出境后,甚至被國外研究并注冊,致使我國食藥用菌發展每每遭遇“物種壁壘”。加強野生菌物種質資源保護迫在眉睫!近年來,李玉院士團隊與地方合作,在西藏、甘肅、四川、浙江、福建、安徽等地及中俄邊境地區建立了菌類種質資源保育區,開展野生菌類種質資源調查、收集和研究工作,并在當地建設菌物保育體系,以此為依托開展新種質資源創制研究,做到了有效保護與合理利用一體化。建議推廣這一做法,鼓勵農業、中醫藥類高校和科研機構在我國自然保護區建立野生菌類保育體系,采取數智化技術和物理保護措施,加強珍稀和瀕危菌物資源的保藏、保護、良種繁育及其生物轉化和人工替代品研究,奠定菌物種源安全的基礎;同時,強化地方政府部門的保護作用,將山區林區野生菌物資源保護列入“林長制”內容,并嚴格考核,兌現獎懲。
第四,建立國家級食藥用菌種質資源庫。菌物種質資源庫是菌物農業的源頭,更是產業可持續發展的保障。而將國外的先進經驗與國內數量豐富的種質資源庫相結合,是未來我國打贏種業“翻身仗”的一個有效手段。針對當前我國菌物種業建設的缺項,當務之急,是抓緊建立國家級食藥用菌種質資源庫。今年,安徽省合肥市基于糧食、園藝作物種業和畜禽種業優勢,提出打造“中國種業之都”。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劉奇同志經過調研,建議合肥市與李玉院士團隊合作,共建食藥用菌種質資源庫和種業研發中心,為“中國種業之都”建設再添“一種”。該建議迅速被合肥市委市政府采納,并得到安徽省委省政府負責同志肯定與支持。目前,“合肥菌物種業硅谷”建設已經啟動。建議國家大力支持,加強指導,推動合肥市加快建設國內國際一流的菌物種質資源庫,加快形成“一館五庫”(菌物標本館,菌物資源庫、活體組織庫、有效成分庫、基因庫、數字信息庫)保育體系,成為引領全國、影響全球的菌物保藏保護、基礎研究、菌種創制與科研成果轉化相結合的創新高地,成為菌類高端人才集聚、高端成果孵化和高端企業聚合的全產業鏈創新示范區。
第五,實施食藥用菌種業振興行動。國家種業振興行動的重點是資源保護、創新攻關、企業扶優、基地建設、市場凈化等五個方面,而這些恰恰是菌物種業在“三物農業”里最為薄弱之處,需要著力強化。建議國家和地方在規劃、資金、科研等要素配置上,集聚與農業領域第五大產業相匹配的要素,賦能食藥用菌種業振興。在菌種振興行動中,要集中精銳,明確生物技術育種攻關為優先方向。伴隨自然物種進化與人類科技進步的歷史進程,全球農業育種已由原始育種、傳統育種、分子育種,進入生物技術育種時代,即從轉基因育種3.0版跨入智能設計育種4.0版、集各種前沿技術之大成的新一代分子育種技術時代。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包括培育革命性和顛覆性新品種的全基因組選擇、基因編輯和合成生物技術,不僅大大縮短了育種周期,而且在安全的前提下,改善菌物營養成分、口感和形狀色彩。應加強學科統籌和資源配置,突出育種技術、數智技術的交叉融合,建立育種共性平臺和大科學裝置平臺,建立揭榜掛帥和“賽馬”機制,調動科研機構、食藥用菌企業科技人員投身科技育種的積極性,著力創制一批遺傳背景豐富、關鍵性狀優異的核心菌物種質資源,構建一套系統化、流程化、規?;?、信息化的分子技術育種體系,育成一批適于輕簡化和機械化且在產量、品質、抗病性、抗逆性、加工特性等方面具有重大突破的育種材料和新品種,完善一套生物育種法規政策體系,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育繁推”一體化生物菌種企業。
第六,加強菌物種業知識產權保護。我國2005年才將食藥用菌納入農業植物品種保護名錄,分3批次納入15個種屬的食藥用菌新品種,僅占已知品種的1.06%。較之發達經濟體,食藥用菌品種權保護差距較大。建議采取如下措施:一是擴大保護名錄。抓緊調研論證,在國家植物保護名錄中增加新的菌類,擴大保護范圍。除常見食用菌屬、種外,對我國高附加值、國際認可度高的特有食藥用菌品種,更應納入保護名錄。去年商務部、科技部將16種藥用菌類藥材從菌種到生產加工技術均列入禁止出口目錄,力度很大。但占藥用菌類總體比例仍然偏低,亟需擴容。二是推行菌種數字化保護。加強物聯網、大數據、區塊鏈等數字化技術應用,建設國家級食藥用菌菌種時空數據服務平臺,打造“數字菌種”工具箱,加快實行菌種生產流通“一物一碼”,建立健全防偽和質量追溯體系。三是依法加強菌種知識產權保護。加強各級人民法院、農業農村部門的協同合作,以法為劍,護航菌物種業,以“長牙齒”的措施保護育種者的合法權益,綜合運用法律、經濟、技術、行政等多種手段,推行全鏈條、全流程監管,對假冒偽劣、套牌侵權等突出問題要重拳出擊,讓侵權者付出沉重代價。
第七,加緊培育食藥用菌種業龍頭企業。放眼全國,多數食用菌主產區缺少種業龍頭企業,普遍現狀是“菌種外地來,菌棒小廠賣,參差不齊瓜菜代”。第一食用菌產業大省河南,擁有大大小小食用菌菌種企業近200家,竟無1家一級、二級生產資質的種企;全國也沒有1家具備育種能力及現代化生產能力的種業龍頭企業,為整個產業的長期可持續發展埋下隱患。為此,菌物種業振興必須培大培優強龍頭。一要分區域建立高標準食藥用菌菌種廠,培育國家級、省級菌物種業龍頭,支持優勢企業發展,支持、推動菌種企業與科研單位、金融機構、菌業主產區對接,加快構建商業化育種體系。同時,抓緊制定食藥用菌菌種質量標準,嚴格實行一、二、三級菌種的分級管理,嚴格把控一級種源,落實生產許可證制度,全面提升食藥用菌菌種生產水平,構建菌種生產供給體系。二要立足我國菌物優勢,培育外向型種業龍頭企業。近年來,李玉院士和福建農林大學林占熺教授在“一帶一路”推廣食用菌栽培技術,中國菌種和栽培技術在100多個國家開花結果,贏得國際聲譽。鑒于我國周邊地區和非洲地區對食藥用菌的需求日益增長,建議發揮李玉院士、林占熺教授已有的特殊影響力,設立“一帶一路”食藥用菌菌種制作中心和國外示范推廣基地,加強食藥用菌菌種及相關設備、技術的配套輸出和人才培訓。農業農村、市場監管、商務、科技、海關等部門應加強協調,切實做好各項服務工作,讓中國菌種“產得優,賣得好,走得順,種得好”,奏響中國菌種造福“一帶一路”乃至全球人民的優美樂章。
本文刊于《中國發展觀察》2021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