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民第一次直接從國家財政拿到了補貼
發布時間:2003-06-24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1985年的春天,國務院發布《關于進一步活躍農村經濟的十項政策》,使執行了31年的糧食統購統銷政策被打破。其后,1992年、1998年、2001年又相繼進行了三次“糧改”,但都沒有走出計劃經濟的影子。今天,農村改革發源地的安徽省在全省進行糧食補貼方式改革試點,這意味著——糧食購銷直接和市場對話。
端午節這天,陽光照耀著江淮大地,記者驅車來到最早實行“大包干”的安徽省滁州市。無論是在田埂上,還是在農民的家里,剛剛收完麥子的農民兄弟們個個滿懷欣喜,因為他們既沒有出賣農產品,也沒有出賣勞動力,就拿到了由國家財政發給的“種糧補貼”。
從6月1日起,安徽省委、省政府決定:去年在來安縣和天長市進行的“糧食補貼方式改革”擴大到全省試點,也就是說,安徽省5000萬農民從此將直接拿到“種糧補貼”。長期從事農村經濟研究的安徽省社科院資深研究員辛秋水說,這是有史以來,中國農民第一次直接從國家財政拿到了補貼。
農民:拿了補貼,種糧勁更足
2000年,安徽率全國之先進行了農村稅費改革,使農民負擔得到了較大幅度的減輕,在此基礎上又進行了全省糧食補貼方式改革,進一步激發了農民生產積極性。今天被總結為“兩放開一調整”為主要內容的糧食補貼方式改革,就是放開糧食收購市場,放開糧食收購價格,將國家通過保護價收購農民糧食、間接補貼農民的方式改革為直接補貼到農戶,不再利用糧食收購企業這個“二傳手”。來安縣和天長市在去年的試點中,發放補貼資金總額為4000萬元,每畝平均補貼25元,每個農戶平均得到補貼180元。
更讓農民感到高興的是糧食市場的放開,農民可以自由進入市場銷售自己生產的糧食了,這看上去何等簡單的事情,卻歷經了18年不同尋常的改革歷程。來安縣委負責同志介紹說,手中無糧心中發慌是糧食市場一直無法徹底走向市場化的思想根源,過去我們喊破嗓子要求農民種糧、種優質糧,糧食多了又犯難,糧食少了又著急,真是左右為難。
來安縣和天長市的試點實踐再一次證明,對農民實行直接補貼,允許農民自由進入市場銷售自己生產的糧食,“市場”這只無形的手,終于直接伸進了農民的糧倉。今年春耕備種期間,凡是媒體上做廣告的優良品種,農民爭著搶著買。而據安徽省有關部門統計,先行試點的來安縣和天長市、去年秋種有近9000畝拋荒地被農民重新耕種。
糧食企業:丟掉拐杖闖市場
在天長市采訪時,讓記者始料未及的是一位基層糧站站長也大倒苦水:國家把錢補貼到我們糧食收購單位,讓我們敞開收購農民余糧,然后再“順價銷售”,其實做不到。由于有這樣一個“拐杖”,人員包袱越來越重,企業不能完全進入市場,僧多粥少,毫無生機可言。
安徽省糧食局副局長孫良龍認為,國有糧食企業完全有能力在糧食市場放開、糧食價格放開的條件下,參與市場競爭,繼續發揮糧食購銷主渠道作用。國有糧食企業有四大優勢:收購網點遍布城鄉,倉容充足,技術人員密集;銷售網絡遍布全省全國,有不少固定的銷售客戶和渠道;減員分流初見成效;資質好信用高。
來安縣糧食系統已經看到了改革帶來的“曙光”。去年改革當年,來安縣糧食系統減虧幅度達20%,丟了“拐杖”反而出現了較大幅度的減虧,這就是市場經濟的魅力。不用再背政策性收購的包袱,按市場價自主收購新糧,而且可以自由地按照市場規則選購優質糧,品種差質量低的糧食被拒之門外了,過去很難做到的順價銷售,現在短期內就可以實現,而且多數是先找好買主談好價錢,然后再到市場上收購,有利潤就干,也可以邊收邊儲邊賣,等個好價錢再出手。
國家:符合世貿組織規則對農業的支持政策
按照世貿組織規則,發展中國家在運用“綠箱政策”支持農業發展的同時,還可以利用“黃箱政策”對農業生產者進行直接補貼,直接補貼農民也是國際通行的支持和保護農業的主要方式。
過去,安徽省財政每年用于糧食補貼的資金是40億元,主要是給了糧食流通環節,養著糧食系統這樣一支隊伍就是一筆不小的開支,而且許多地方并沒有真正向農民“敞開收購”,也可以說農民沒有得到真正的實惠。補貼方式改革以后,農民、糧企、國家這三個改革主體,都能從糧食購銷體制市場化的改革中獲得利益和機會。
進行糧食補貼方式的改革,還是減輕各級財政負擔的重要途徑。據安徽省財政廳測算,減少國家在糧食收購、存儲和銷售環節的補貼資金之后,騰出糧食風險基金對農民進行直接補貼,使政府資金的使用效益得到有效提高,通過3到5年的努力,財政對農業的投入將逐漸增大,對糧食流通的宏觀調控能力也將大幅增強。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