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農”問題與鄉鎮企業
發布時間:2003-06-29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目前,農村人口仍占我國人口的絕大多數。因此,“三農”問題不只是一個涉及“農業、農村、農民”的問題,而且關系到我國經濟的全局。近年來,大量農村剩余勞動力進城務工,加大了城鎮就業壓力,影響經濟社會的各個層面。解決好“三農”問題是進一步全面推進經濟體制改革并實現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必然要求。
一、“三農”問題的核心是農村勞動力轉移
“三農”問題集中表現為農民收入低,農民增收難。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不斷擴大。1985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739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為398元,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已達1.86倍。2002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7703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為2476元,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擴大到3.11倍。農村居民收入低的根本原因是由于農村經濟不發達,缺乏投資能力,從而影響了農村經濟的發展。近兩年來,通過農村稅費改革、增加財政支農力度等措施有效地減輕了農民負擔。但由于我國農村人口數量巨大,依靠財政手段無法從根本上解決農民增收問題。因此,要依靠農村經濟自身的發展。
目前,我國農業生產效率與國外現代農業相差幾十倍,我國農產品價格比國際平均水平高出約20%。經濟全球化和加入世貿組織對我國農業造成較大沖擊。因此,不論是以何種方式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其前提是減少農業從業人員,實現農村勞動力的轉移。如果我國農業生產效率提高一倍,現有農村勞動力的一半就成為剩余勞動力,這就是約2.5億農民。如果我國農村勞動力占社會勞動力總數的比重達到目前工業化國家平均20%的水平,則將產生約3.4億剩余勞動力。可以預見,轉移數億的農村剩余勞動力將是我國經濟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
從歷史發展的過程看,剩余農業勞動力的產生,是一個世界性經濟現象。從發達國家的經驗看,經濟的持續增長導致大中城市的不斷發展,城市工業和其他產業的發展逐步吸納了大部分或近乎全部農村剩余勞動力。但這個模式在我國卻不適用:一是因為我國需轉移勞動力的數量過于巨大;二是因為我國城市第二和第三產業尚不夠發達。近年來,城鎮二、三次產業的發展使城鎮每年新增的就業崗位只是800萬左右,解決城鎮人口本身就業已是困難重重,更不可能吸收安置數億農村剩余勞動力。
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必須立足農村。只有在農村發展非農產業,即發展農村二、三次產業,并大力推進農村城鎮化,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途徑。發展農村工業是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提高農業生產效率的必然要求,是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業產業化、推進農村城鎮化并最終解決“三農”問題的關鍵。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發展農村工業就必須結合農業、農村和農民的實際,發揮農村的比較優勢,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型和勞動密集型的鄉鎮企業。
二、發展鄉鎮企業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有效途徑
鄉鎮企業起源于人民公社時期的社隊企業。1984年3月,中央4號文件把社隊企業正式更名為鄉鎮企業,同時把個體私人辦和聯戶辦的企業也包括進來。改革開放以來,鄉鎮企業的發展有力地推動了農村經濟和全國經濟的發展。2001年全國鄉鎮企業數達2156萬家。2002年,鄉鎮企業共實現增加值3.18萬億元,占全國GDP 30.7%,占全國工業增加值的69.2%;完成出口交貨值1.05萬億元。目前,我國工業50%以上的增加值是由鄉鎮企業完成的。鄉鎮企業已成為城市工業以外門類相當齊全的工業生產體系,是我國工業的“半邊天”和我國工業化的重要推動力量。鄉鎮企業不僅是農村經濟的重要支柱,也是整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鄉鎮企業是吸納農村勞動力的主要渠道。2002年,全國鄉鎮企業從業人員達到1.33億人,占農村勞動力26.8%,即有1/4以上的農村勞動力在鄉鎮企業就業。1978年—2002年,全國鄉鎮企業就業增加了1.05億,解決了55%的農村新增勞動力的就業問題。20多年來,鄉鎮企業的發展使1億多農民從超載的土地上解放出來,實現了由從農業向非農業、由農民向工人的轉變,從而大大緩解了我國農村人多地少的矛盾,提高了農業的規模經營水平和勞動生產率。鄉鎮企業根植于農村,農民進廠務農兩不誤,離土不離鄉。實踐證明,鄉鎮企業是實現農村勞動力轉移的成本最低、方式最簡便、基礎最牢固、最符合農村和農民實際、農民最易接受的渠道,也是最符合我國國情的農村勞動力轉移方式。
鄉鎮企業是農民增收的主渠道。2002年,農民人均純收入為2476元,其中,有850元來自鄉鎮企業,占34.4%。1997年—2002年,農村人均純收入增加386元,其中,來自鄉鎮企業的收入增加227元,占收入凈增的58.8%,農民收入增加部分的一半以上是靠鄉鎮企業。
地區間農民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是來自鄉鎮企業收入的差距。2000年,鄉鎮企業較發達的北京、天津、山東、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廣東等8個省、市農民人均收入平均為3902元,其中,來自鄉鎮企業的收入平均為1358元;而重慶、貴州、云南、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8個省、市、區農民人均收入平均為1556元,其中,來自鄉鎮企業的收入平均僅為334元。兩者相比,農民人均收入差距為2346元,其中,來自鄉鎮企業收入的差距為1024元,占總差距的44%。
發展鄉鎮企業,以工促農,工農結合,走公司+農戶、市場+農戶的路子,是促進農業產業化、實現農村工業化和調整農村經濟結構的重要途徑。鄉鎮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從事農產品加工、流通和為農服務等活動,延伸了農業產業鏈,促進了農業結構調整和農業產業化。多數農產品具有季節性生產和常年性消費的特點,兩者之間的矛盾往往導致農產品市場出現短缺和過剩,市場不穩定又反過來影響農產品生產。發展農產品保鮮、儲運、加工等類的鄉鎮企業,可緩解這一矛盾,促進農業產業化。
發展鄉鎮企業是推進農村城鎮化的重要途徑。農村二、三次產業的發展,推動了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促進了小城鎮的發展。蘇南、溫州、珠江三角洲等地正是通過發展鄉鎮企業實現了農村工業化和小城鎮化,走出了一條有中國特色的農村工業化和城鎮化的道路。而這些地區鄉鎮企業的發展不僅改變了當地農村面貌,推動了當地經濟發展,還吸納了大量外省勞動力,有力地促進了全國經濟的發展。
我國鄉鎮企業的發展蘊藏著巨大的潛力。當前,我國各地鄉鎮企業的發展極不平衡。2000年,東部地區鄉鎮企業完成增加值占全國鄉鎮企業的60.6%,中部地區鄉鎮企業占31.7%,而西部地區經鄉鎮企業僅占7.5%。與東部相比,中西部地區鄉鎮企業基數少,規模小,水平低,發展相當落后。如果廣大中西部省份的鄉鎮企業也能得到長足發展,我國經濟面貌就會發生很大改觀,地區差距也會因此縮小。
三、目前發展鄉鎮企業的總體思路
目前,發展鄉鎮企業與當年江浙鄉鎮企業的發展有著不同的歷史條件。江浙鄉鎮企業崛起是在商品供不應求的年代,只要產品生產出來,基本都能賣掉。溫州鄉鎮企業發展之初依靠生產低質低價產品完成了資本積累,為以后發展打下了基礎。但在目前商品供大于求的買方經濟大環境中,靠生產低質低價產品求發展的模式已不適用。
新的歷史條件下,發展鄉鎮企業必須要有新的思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任何地方產業的發展都必須結合當地的比較優勢,揚長避短。只有這樣,地方產業才能生存和發展。鄉鎮企業位處農村,可便捷地收購農產品和利用廉價農村勞動力。目前,城市對農民工的某些限制以及農民自然的地域心理習慣,也使農民更樂于在家門口就業增收。這些是發展鄉鎮企業必須牢牢把握并充分發揮的比較優勢。目前,發展鄉鎮企業必須與我國產業結構調整緊密結合,立足農村,因地制宜,發揮各地農產品和勞動力資源優勢,重點發展農產品加工企業和勞動密集型企業。
鄉鎮企業在選擇產品時,應避免與城市工業產品重復。目前,鄉鎮企業與國有工業中大多數產業、產品同構。在20世紀80年代末,鄉鎮企業中的紡織、食品、機械三大行業,與國有工業的結構相似系數達到0.985。這種高度同構現象,造成了資源緊張,生產能力過剩,產品市場競爭激烈,銷售困難。90年代,一些國有企業,經過改革,依靠資金、技術、設備的優勢,在競爭中占據優勢,不少鄉鎮企業因此倒閉。目前,發展鄉鎮企業的首要原則就是注意城鄉工業結構的互補,否則,不但會造成重復建設,鄉鎮企業自身也會在市場競爭中陷入困境。
因地制宜,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是發展鄉鎮企業的主要方向。農產品加工業是農業向工業的延伸,能使農產品大量增值。水果、蔬菜、水產品、肉類等農產品不及時加工就會腐爛變質造成損失,而及時加工則會保值增值。農產品加工業尤其是食品工業,與農業相輔相承,對推動農業產業化的作用十分巨大。我國是個農業大國,糧食、油料、水果、肉類、蛋類、水產品等產量均居世界第一。但我國卻不是農業強國,根本原因就是農產品加工業嚴重滯后。我國深加工糧不到總產量的8%,而發達國家在70%以上;我國工業化加工的食品占飲食消費量25%左右,而發達國家在90%以上;我國蔬菜有30%是經商品化加工處理后進入市場,而發達國家在90%以上;我國水果加工量占總產量的8-10%,而發達國家在70%以上。我國食品工業產值與農業產值之比不及1/3,而發達國家約為2倍左右。另外,食品加工業能吸納大量勞動力。2000年,我國食品工業企業就業人員為403.7萬人,占全國工業企業就業總人數的7.3%,是整個工業體系中吸納就業人數最多、與農業關聯度最強的產業。作為一個農業大國,我國農產品加工業有巨大的增長潛力,這對于我國經濟發展也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發展農產品加工業:一是可促進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的一體化,帶動農業產業化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二是可保護農業,減輕國際市場對國內農業的沖擊;三是有利于銜接工農業,促進城鄉經濟協調發展;四是能使農產品大量增值,擴大農民就業,增加農民收入。
發展勞動密集型企業也是一個重要方向。在經濟全球化的條件下,各國只有按照自身資源稟賦優勢參與國際分工,才能立于不敗之地。我國農村極為豐富的勞動力資源是鄉鎮企業發展得天獨厚的優勢,也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優勢。因此,充分發展勞動密集型產品,依靠勞動力成本優勢參與國內國際兩個市場的分工與競爭,靠價格優勢求生存、謀發展,是發展鄉鎮企業的重要方向。近20年來,我國服裝加工業不斷發展壯大并走向世界,就是走勞動密集型發展道路而成功的典范。在中西部,發展鄉鎮企業更應充分發揮當地勞動力成本較東部低的優勢,從而穩步地占有并擴大市場。中西部還應針對資金與技術相對劣勢的弱點,發展鄉鎮企業應避免技術、資金密集型的產品。
目前,發展鄉鎮企業還要注意搞好規劃,引導企業相對集中到已有的小城鎮。這不僅有利于充分利用現有的基礎設施,減少企業基建成本和運營成本,還有利于第三產業發展和推進城鎮化。
(作者單位:國家發展改革委綜合司)
摘自:2003(6) (38-40)《宏觀經濟管理》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