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06-02-15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2001年,黑龍江省東寧縣綏西村的68戶農民成立了食用菌協會,走上經濟合作之路。經過五年的苦心經營,目前全村97%的農戶都加入到食用菌協會中, 2005年全村的袋栽木耳達到1500萬袋,僅黑木耳一項人均純收入就超過了一萬元。
該協會自成立以來,始終將為菌農服務放在首要位置,積極采取各種措施,扶持農民發展食用菌生產。
一、實行“四統一”,嚴把質量關
幾年來,綏西村黑木耳生產規模不斷擴大,但生產中只重數量不重質量的問題也很突出。為解決這一難題,協會大力實行“四統一”,嚴把質量關。一是統一采購菌種。在協會內部優選推廣適合本地生產,適銷對路的菌種。二是統一技術規程。協會在菌種的培育、接種、滅菌、裝袋、噴淋等各個生產環節均制定了統一的技術規程。三是統一產品標準。協會將以柞木鋸屑為主原料的配料方式向多種雜木鋸屑適當比例混合的方式轉變,并人力推廣應用地膜、樹葉、稻草綜合覆蓋等技術。四是統一培訓。幾年來,協會邀請專家、教授講課12次,發放生產技術資料1500多份,培訓會員1000多人次。目前,該協會生產的黑木耳優質品率達到97%以上,平均每斤要比普通木耳多賣2元錢左右。
二、積極搞革新,節本又增效
在加大管理力度的同時,協會還在生產技術創新方面下功夫,積極開展新技術的引進、試驗和示范、推廣工作,先后完成了常壓軌道式滅菌鍋改造;微噴節水澆灌;遮陽網覆蓋;木耳搭架晾曬等多項技術創新和應用推廣,達到了節本增效的目的。目前,會員每袋黑木耳的生產成本比其他村的菌農低1—2角錢,僅此一項全村一年就可降低成本200萬元。
三、協調各部門,為農解難題
協會積極協調相關部門,在資金、信息、設施等方面給予菌農支持。在回收貸款期間,協會與信用社進行協調,一次性發放跨年度袋栽木耳生產貸款80萬元,解決了菌農購買原材料的燃眉之急。積極協調供電部門投資14萬元,自籌5000元,鋪架輸電線路2400米,更換變壓器3臺,解決了過去以柴油機做噴灌動力,勞動強度高,操作不方便,生產成本高的難題。協會還向上級申請資金和物資,建設鋼筋混凝土大橋一座,改善了全村的交通狀況,也使黑木耳的運輸更加便利。
由于管理科學,措施得力,綏西村食用菌協會已成為帶到菌農致富的好幫手,在2006年的全市農村工作會議上,該協會被牡丹江市人民政府授予牡丹江市“十佳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光榮稱號。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