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07-12-13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各省轄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有關部門:
省政府同意省發展改革委編制的《河南省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規劃(2006-2010年)》,現批轉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河南省人民政府
二00七年七月十日
河南省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規劃(2006—2010年)
為統籌城鄉經濟發展,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和城鎮化進程,建立比較完善的農產品流通體系,進一步降低農產品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擴大流通規模,保障農產品流通安全,更好地服務“三農”,促進城鄉居民消費結構快速升級,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工作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見》(中發〔2005〕1號)、《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工作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實施意見》(豫發〔2005〕1號)精神,特制定本規劃。
一、我省農產品批發市場發展現狀
農產品批發市場是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農產品流通的重要途徑,在促進農業生產的規模化、標準化、產業化,農產品大市場、大流通格局的形成,引導農民面向市場調整優化農業結構、實現增產增收和保障城鄉居民的“菜籃子”供應、促進社會穩定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我省農產品市場體系建設得到了較快發展,農產品流通設施條件不斷改善,農產品批發市場功能不斷提升,市場輻射能力不斷增強,以鄭州糧食批發市場、華中棉花交易市場、鄭州商品交易所、商丘農產品中心批發市場、鄭州毛莊農產品批發市場為代表的大型批發交易市場知名全國,初步形成了有形市場和無形市場、期貨市場和現貨市場、產地市場和銷地市場、綜合市場和專業市場相結合的多層次發展格局。多年來,農產品批發市場承擔著全省70%以上的農產品流通任務,發揮著農產品流通主渠道的作用。據不完全統計,全省年交易額億元以上的農產品批發市場87個,年總交易額482.74億元;其中產地型市場29個、占33.3%,銷地型市場15個、占17.2%,集散型市場43個、占49.4%;年交易額10億元以上的市場11個,占12.6%。
與農產品批發市場相關聯的城鄉農貿市場逐步規范,物流配送和連鎖超市發展迅速,農產品流通組織和農民經紀人隊伍發育較快,農產品流通主體多元化的格局正在形成。一批優質特色農產品生產和加工基地建設初見成效,農業產業化經營向縱深推進,產銷連接更趨緊密,市場帶動作用越來越強。
但總體上講,我省農產品市場體系的發育仍處在初級階段,在農產品批發市場發展過程中還存在不少問題。一是市場建設缺乏統一規劃,市場結構和布局不夠合理,市場發育不平衡。二是市場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后,資金投入不足,市場功能不完善,制度不健全,管理有待進一步規范,交易環境和效益還不理想。三是市場總體規模偏小,經營和交易方式落后,組織化程度較低,輻射能力弱。四是市場建設現代化裝備水平低,農產品流通效率不高。這些問題與發展現代農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不相適應。
河南是一個農業大省,農產品資源豐富,糧食產量居全國第一,棉花、油料、蔬菜、食用菌、肉類、禽蛋等農產品產量均居全國前列,隨著農業生產的規模化、專業化、產業化發展和人們膳食結構的調整升級,農產品商品率和跨省流通量迅速增長;我省地理位置優越,承東啟西,連南貫北,交通優勢明顯,是全國重要的交通、通信樞紐和商品集散地,這為農產品批發市場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和良好條件。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形勢下,我們必須緊緊抓住各種有利時機,乘勢而上,發揮優勢,加快推進全省農產品批發市場體系建設。
二、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的總體思路和目標
(一)總體思路
全省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以服務“三農”和滿足城鄉居民消費為宗旨,以提高農產品流通效率、擴大流通規模和保障流通安全為核心,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充分發揮我省區位、交通和農產品資源優勢,通過改革創新,加快調整優化市場布局,完善商品集散、價格形成、信息傳輸等市場功能,提升市場檔次,逐步實現農產品批發市場的規范化和現代化,使農產品批發市場成為促進第三產業快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二)指導原則
——改造提升為主原則。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以對現有市場進行擴建和升級改造為主,新建市場為輔,最大限度地提高現有設施利用率。
——高起點建設原則。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按照設施和功能完善、設備和技術先進、布局和結構合理的基本要求進行,結合《中國鄭州現代物流中心發展規劃綱要》的物流結點布局,統籌規劃,共享資源,防止低水平重復建設。
——分類指導原則。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在大中城市和交通樞紐地區主要建設具有集散功能的大型綜合批發市場,在城鎮和主產地主要建設具有較強帶動作用的專業批發市場。
——市場化運作原則。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要強化市場主體地位,鼓勵各種所有制企業和多種資本投資建場,政府對重點市場的公益性基礎設施給予適當扶持。
(三)發展目標
“十一五”期間,按照《農產品批發市場管理技術規范(GB燉T19575-2004)》的要求,積極推進農產品批發市場標準化建設,完成50個左右重點農產品批發市場的升級改造,積極培育符合《農產品綠色批發市場標準(GB燉T19220-2003)》的綠色批發市場。到2010年,年交易額超億元的批發市場發展到100個以上,其中超10億元的發展到15個以上,超50億元的發展到3個以上。農產品流通的組織化和規模化程度、質量和效率明顯提高。
再經過5—10年的努力,培育出一批規模大、輻射力強、全國知名的農產品批發市場,每個縣(市)建成1個規范化、標準化的農產品批發市場,逐步形成以全國性和區域性大型批發市場為龍頭,產地批發市場為基礎,覆蓋全省、輻射全國、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運營規范、競爭有序的農產品批發市場體系。
三、農產品批發市場發展的空間布局
根據各地的區位交通條件、農產品資源結構特點和城市建設、商業網點規劃,按照綜合和專業市場結合、產地和銷地市場兼顧的原則進行布局,“十一五”期間在每個省轄市分別扶持建設農產品批發市場1—4個。以區域中心城市為重點,主要建設具有較強集散功能,多品種、廣輻射,適應城市居民消費需求的大型批發市場;以縣城或建制鎮為依托,主要建設具有地方特色,服務于當地農產品生產、方便農民銷售的產地型批發市場。
重點支持鄭州糧食批發市場、河南省糧食交易物流市場、華中棉花交易市場等全國性和區域性大型市場的發展,鞏固其在全國的突出地位。進一步完善“十五”期間國家扶持的商丘農產品中心批發市場、鄭州毛莊農產品批發市場、鄭州糧食批發市場、鄭州農產品物流配送中心、新鄉農貿綜合批發大市場、濮陽市王助農產品綜合批發市場、南陽果品批發交易中心、南陽華山路蔬菜批發市場、三門峽豫秦晉金三角商貿中心、開封豫東蔬菜批發市場、信陽董家河農副產品批發市場、焦作金土地農產品批發市場、駐馬店大華市場等重點農產品批發市場的功能,在此基礎上,選擇一批運營基礎好、管理規范、區域優勢明顯、結構與布局合理的農產品批發市場,按照標準化和規范化的要求,逐步培育成名牌市場,發揮其在全省農產品批發市場體系中的骨干作用和對全國市場的承接、輻射作用。
在搞好大型重點市場建設的同時,圍繞具有規模優勢的農產品生產基地,扶持建設一批產地型特色市場。重點建設鄭州、信陽水產品,中牟、杞縣大蒜,內黃、柘城辣椒,濮陽、信陽、鶴壁、駐馬店花生,溫縣、武陟山藥,洛陽、鄢陵、潢川花卉,泌陽、西峽香菇,汝南、新野蔬菜,禹州中藥材,靈寶果品,信陽茶葉、畜禽,原陽、信陽大米等產地專業市場。
四、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的重點任務
(一)加強農產品批發市場基礎設施建設
建立農產品農藥殘留檢驗檢測系統,提高入市農產品質量安全準入水平。完善農產品批發市場信息管理和信息采集發布系統,促進產銷對接,引導農產品價格形成和有序流通。加強電子統一結算系統建設,逐步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改善市場交易環境,重點搞好市場安全監控、廢棄物及污水處理、交易廳棚、場地硬化、道路及物流配送、冷鏈運輸、保鮮倉儲等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設施條件,完善市場功能。
(二)創新農產品批發市場交易方式
用信息技術推動批發市場交易方式創新,引導批發市場由目前低層次的攤位制對手交易方式逐步向合約交易、訂單交易、拍賣交易方式發展;由即期交易為主逐步轉向遠期交易和遠程交易為主。鼓勵有條件的市場建立電子商務平臺,完善網上磋商、網上競價、電子結算、身份認證、交易分析與監控等系統,提高流通效率,降低交易成本。
(三)拓展農產品批發市場物流業務
支持農產品批發市場完善以保鮮、冷藏為主的倉儲服務功能,降低流通風險和損失率,促進錯季供應。鼓勵農產品批發市場通過自行建設生產基地或與現有農產品生產基地掛鉤,建立長期、穩定的供貨渠道。引導農產品批發市場向產后商品化處理領域延伸,購置產品清洗、人工燉自動分選機、水果打蠟等加工分選及包裝設備,開展倉儲、冷藏保鮮、分選加工等業務,推進農產品分等分級和規格化包裝上市,提高商品質量檔次,樹立品牌形象,增強市場競爭力。大力發展物流配送,鼓勵農產品批發市場建立加工配送區,并向上下游延伸,形成農產品批發市場與生產基地、連鎖超市、精深加工企業和大宗末端消費者之間的有機鏈條,在滿足消費者對農產品多層次需求的同時,增加產品的附加值。
(四)積極培育農產品流通市場主體
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組建、發展和壯大,鼓勵農產品生產者、流通組織和加工企業在自愿互助的基礎上建立各種農產品行業協會、農民專業合作社,為農產品生產和銷售提供科技、信息、營銷、資金等服務,提高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鼓勵外資企業、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參與市場競爭,搞活農產品市場。支持農產品批發市場與農產品經營龍頭企業、運銷大戶加強聯合與合作,發揮其在帶動農產品生產、引導農產品流通和消費方面的突出作用。
(五)大力發展糧食、食品等行業物流
積極推進糧食現代物流體系建設。加快鄭州糧食批發市場、河南省糧食交易物流市場等重點糧食批發市場建設,支持和鼓勵其發展網上交易、遠期現貨合同交易等新型交易方式,完善市場服務功能。以河南糧食物流交易市場為依托,構建全省糧食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完善省內重要糧食倉儲、運銷企業的信息系統,聯點成網,形成糧食物流骨干信息網絡。積極推進糧食流通方式的變革,更新原糧運輸工具,完善散糧接收發放系統,實現糧食散裝、散卸、散存、散運,降低糧食物流成本。
加快發展食品、鮮活農產品冷鏈物流。引導農產品批發市場、農產品加工企業、食品企業建立氣調保鮮庫、恒溫庫、冷凍冷藏庫,購置冷鏈運輸工具等硬件設施。根據我省優勢農產品生產基地和加工企業布局,建立多種組織形式并存的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一是以農產品批發市場配送中心為中心,發展區域內農產品短途冷鏈物流。二是以食品、鮮活農產品加工企業為中心,發展產供銷一體化的農產品冷鏈物流。三是利用雙匯、冷王等第三方冷鏈物流企業,發展跨區域的農產品長途冷鏈物流,推行供應鏈物流管理模式,推動我省農產品冷鏈物流的健康、穩定、快速發展,逐步健全從田間到餐桌的冷鏈物流系統。
五、支持農產品批發市場發展的政策措施
(一)加大對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的資金投入
抓住國家扶持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的機遇,積極爭取中央預算內資金和國家“雙百市場工程”項目的支持。每年從新增的基本建設統籌資金中安排一定數量的資金,采取補助或貼息方式,專項用于支持重點農產品批發市場檢驗檢測系統、信息網絡系統、電子結算系統及儲藏、交易、運銷、配送等基礎設施建設。對具有一定規模的農產品運銷大戶、農村經紀人和農民專業流通組織給予適當獎勵。各省轄市、縣(市、區)政府也要積極籌措資金支持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
(二)拓寬農產品批發市場發展的融資渠道
加快建立誰投資、誰經營、誰受益的市場運作機制,鼓勵社會資本和省外資本多渠道投資建設農產品批發市場。外資及其他非公有制資本投入農產品流通設施建設的,可在資金、土地、信貸、稅收等方面享受《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發展開放型經濟的若干意見》(豫發〔2003〕18號)、《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決定》(豫發〔2003〕7號)中的有關優惠政策。引導各商業銀行積極為農產品流通設施建設和農產品流通組織發展提供貸款支持。
(三)積極推進農產品流通體制改革
加快糧食、棉花等重要農產品流通體制市場化改革步伐,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以產權結構調整為重點,推進農產品批發市場公司制改革,實現經營主體和投資主體多元化。轉換企業經營機制,完善法人治理結構,深化企業內部改革,增強市場發展活力。
(四)整頓和規范市場發展秩序
放寬市場準入,打破部門、行業壟斷和地區保護,引入公平競爭機制,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抓緊研究制定我省在市場管理、行業準入等方面的制度、規定和實施細則,規范市場主體經營行為。加強市場監管,嚴厲打擊制假售假、不正當競爭等各種擾亂市場秩序的行為,有效制止向市場經營主體亂檢查、亂收費、亂攤派、亂罰款、亂評比的現象。認真落實國家和省鮮活農產品綠色通道的相關政策措施,確保綠色通道順暢。
(五)認真搞好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的組織實施
河南省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規劃,在省政府統一領導下,由省發展改革委會同省財政廳、農業廳、商務廳、供銷社等部門具體組織實施。各級、各部門要進一步統一思想,切實加強領導,搞好配合,認真研究和解決建設過程中出現的各種矛盾和問題,保護好、引導好、發揮好各方面的積極性,推動我省農產品批發市場體系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