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08-12-18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近年來,遠安縣將發展茶樹菇生產作為推進食用菌產業結構調整的突破口,組織龍頭企業聯合開展栽培技術攻關,建立規模化、標準化茶樹菇生產示范基地,采取各種有效舉措大力推動,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一、茶樹菇生產發展情況介紹
(一)茶樹菇生產情況。我縣于2004年從福建引進茶樹菇栽培,經過2年的實踐發展證明,發展茶樹菇生產是我縣菇農又一增收致富的好項目。2006年全縣發展茶樹菇生產319萬袋;2007年完成茶樹菇生產460.5萬袋,生產大戶75戶;2008年在全縣推行公開招標模式大力興建50萬袋規模化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出臺優惠獎勵政策,集中人力物力財力,精心培育扶持5個業主興建高起點、高標準的示范樣板,進一步推動茶樹菇標準化生產,充分調動相關單位和個人發展生產示范的積極性。縣農業局和業主簽訂基地建設合同,嚴格按照合同要求施工、興建。
(二)示范基地建設情況。在茅坪場鎮、舊縣、鳴鳳、河口等鄉鎮建立6個栽培規模過50萬袋的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基地按照茶樹菇標準化生產要求,著重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保證了水通、路通、電通;精心管理,認真總結實踐經驗,逐步摸索了一套科學的種植技術。到目前為止,全縣6個茶樹菇示范基地菇棚建設已完成80%,菌筒生產已完成60%。
(三)栽培技術科研攻關情況。組織森源公司在原紅星醫院建立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試驗示范3個新品種,開展利用頻振燈殺蟲技術、高效管理技術及優質烘干技術研究。組織茅坪場鎮食用菌科研所從外地引進4個新品種,開展品比試驗和病蟲害防治技術研究,成功選育出適合本地生產的優良新菌株2個,總結了一套科學的完善的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
二、推進茶樹菇生產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強化工作責任。為加強茶樹菇生產發展的組織領導,縣委、縣政府成立由縣委分管領導為組長,縣政府分管領導為副組長,縣委農辦、政府辦、農業、林業、財政、農行、信用社等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茶樹菇生產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地點設縣農業局,縣農業局局長兼任辦公室主任。全面負責茶樹菇生產的相關組織協調和服務指導工作。全縣先后四次召開茶樹菇生產督辦會議,及時督辦和檢查全縣茶樹菇生產完成情況。各鄉鎮也成立了茶樹菇生產領導小組和工作專班,進一步明確了工作責任,細化了工目標,做好生產組織領導和宣傳發動工作,迅速掀起發展茶樹菇生產的高潮。
(二)大力推行標準化生產。一是及時編印統一的茶樹菇技術讀本。縣農業局及時組織縣科技局、龍頭企業負責人和食用菌專家在森源公司召開茶樹菇生產技術研討會,制定統一的生產技術規程,并及時編印下發。二是以森源公司、科力生公司、茅坪場鎮食用菌科研所、茅坪場鎮茶樹菇技術推廣站等技術推廣單位為依托,采取專家現場指導、科技人員下鄉、專題培訓、發放技術資料等形式,加強無公害茶樹菇袋栽技術的普及推廣,提高廣大菇農的標準化生產意識,確保農民群眾種植技術的無公害化,切實提高廣大菇農的栽培技術水平。
(三)廣泛宣傳發動。茶樹菇生產在遠安剛剛開展,很多菇農對生產技術和種植效益不了解,縣農業部門積極采取多種形式,大力宣傳發展茶樹菇生產。一是加強比較效益的宣傳。廣泛發動鄉鎮機關干部和廣大農村基層干部,幫助農民群眾算好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時間效益“三筆賬”,把茶樹菇生產的比較效益給廣大農民群眾講清楚,算明白,引導群眾分析利弊,自愿發展。二是加強成功典型的宣傳。廣泛利用編印《遠安農業科技》資料和電視、廣播、網絡宣傳報道等手段,對種植規模大、經濟效益好的種植大戶進行宣傳,通過典型宣傳,引導群眾發展。三是加強扶持政策的宣傳。全面、準確宣傳縣委、縣政府關于扶持發展茶樹菇生產出臺的一系列扶持辦法和政策,宣傳鄉鎮配套出臺的相關激勵政策和措施,以此激發和調動群眾發展的積極性。
(四)切實搞好服務。一是搞好技術培訓,縣農業局及時組織各鄉鎮和食用菌企業對全縣種植戶集中開展技術培訓,發放技術資料,先后舉辦20次技術培訓班,發放技術資料1000余份。為了防治生產中的害蟲危害,確保產品無公害化,縣農業局積極籌措資金購買了23盞頻振式殺蟲燈,無償配送給全縣3萬袋以上茶樹菇種植戶和生產基地。二是積極做好原輔料的采購和倉儲工作。積極從枝江、天門、仙桃等產棉區調度優質廉價的棉籽殼,為菇農生產提供充足的原料保障。四是努力協調解決產品銷售難問題。針對現有茶樹菇規模不大,沒有老板愿意收購的現狀難題,縣農業局積極與鮮菇老板溝通、協商,鮮菇老板最終同意按照優質優價的原則大量收購茶樹菇產品。為了拉動市場需要,促進茶樹菇餐飲經濟的發展,縣農業局于2007年6月組織召開了全縣茶樹菇餐飲推介交流會議,聘請遠安名師大廚,利用精湛的烹飪絕技,精心制作了色、香、味、形、質俱佳的茶樹菇美味佳肴,受到了社會廣泛認同和消費者贊賞。
三、茶樹菇生產發展中存在的幾個突出問題
(一)茶樹菇生產技術沒有掌握。當前食用菌企業除范世錦和森源公司外,都沒有真正開展茶樹菇生產技術的科學研究,全縣食用菌企業沒有真正掌握茶樹菇生產技術,嚴重缺乏茶樹菇技術服務人員。據了解,目前初步懂得生產技術的技術骨干不超過4人。
(二)全縣所有食用菌企業都熱衷于發展香菇產業、賣菌種,沒有積極性搞茶樹菇技術推廣。
(三)大部分菇農還沒有完全掌握茶樹菇栽培技術,影響了茶樹菇的產量和質量,就目前出菇情況看,產量普遍偏低。
(四)受市場行情影響,收購價格不穩定。農業局經過與鮮菇收購老板進行耐心的溝通協調,督促其按照1.8-3元/斤左右(以質論價)的價格收購,從實際情況看,鮮菇老板收購價比這還要低,而且這個價格比起當前反季菇和城市市場上的價格而言有點過低,老百姓有怨氣。
(五)銷售渠道有待于進一步完善和拓展。全縣僅有3個鮮菇收購老板在做茶樹菇銷售,但由于遠安縣種植規模小,分散種植,鮮菇收購量每天很小,難以滿足大型超市穩定長期的產品需求。
四、做好今后茶樹菇生產銷售工作的建議
(一)依托龍頭企業推廣茶樹菇生產技術。茶樹菇生產技術的推廣也就是全縣農業產業化經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要遵循“龍頭企業+示范基地+專業大戶”的農業產業化經營規律,以龍頭企業作為科研開發和技術推廣的主體,通過政府投入和市場引導機制,帶動示范基地和專業大戶生產技術水平的提高,努力建立企業和農戶穩定的利益聯結機制。在目前生產技術不過關的情況下,不宜向全縣大規模推廣。在今后的發展上,要充分調動企業的積極性,集中人力、物力、財力興辦6個示范基地。依托科技示范樣板逐步帶動周邊農戶發展。
(二)增加科研投入,著力開展科學研究。通過企業自身的研究和示范,逐步掌握生產技術,為全縣茶樹菇生產發展提供堅強的技術保障。由于目前栽培技術不過關,企業自身搞科研和技術服務的積極性不高,為了推動生產技術的提高,建議政府投入一定的經費支持企業搞科研和技術服務。要組織森源公司、茅坪場鎮食用菌科研所等企業大力開展科技創新,開展茶樹菇高產栽培技術研究及病蟲害防治技術研究,對現有的栽培技術不斷總結完善。
(三)積極培育茶樹菇營銷企業和能人。鼓勵現有干鮮香菇營銷企業和大戶,積極開拓茶樹菇干(鮮)品市場,鼓勵營銷企業、能人與示范基地、專業大戶簽訂購銷合同。由于全縣茶樹菇規模小,鮮菇收購老板收購效益低,建議增加對營銷能人投入一定經費支持,調動其開拓市場和拓寬銷售渠道的積極性。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