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09-12-02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位于浙西南邊際的慶元縣是浙江省的綠色屋脊,浙江綠谷之源,中國生態環境第一縣。這里是世界人工栽培香菇的發祥地,食用菌的王國。
在過去的幾十年來,一朵小小的香菇,拓展出了一條全縣人民的致富路,創造出了紅火鬧猛的“香菇經濟”奇跡。
但低水平量的擴張,掠奪性的資源利用,落后生產方式的往復循環,成為困擾香菇產業發展的主要因素。
轉型升級成為慶元食用菌產業的頭等大事。標準化種植技術、新型培育技術、產品更新換代,小小食用菌不再只是老百姓餐桌上的一道菜,香菇素牛肉、花菇高湯粉、靈芝咖啡、灰樹花膠囊……一場轟轟烈烈地食用菌“轉型記”正在慶元上演。
“腦袋指揮”變為“市場指揮”
慶元縣荷地鎮菌農黃子爐已經有30多年的種菇經驗,2008年,他與20戶菌農共同租了100多畝地,每戶標準化種植香菇20000段以上。黃子爐風趣地說,前幾年的香菇種植全由“腦袋”說了算,實行標準化之后,那就得聽“市場”指揮了。
過去,分散栽培、家庭作坊式生產、自產自銷的特點,使慶元食用菌產業難以取得可持續的經濟效益。菌農種什么、種多少、選什么種,全憑個人的判斷。所產品質參差不齊,經常出現“好女也愁嫁”的尷尬局面。
市場需求什么品種、需要量多大、要求達到什么樣的品質,市場需求并未對菌農的栽培產生指導作用,這就是癥結所在。
2005年開始,慶元在全國率先提出并實施食用菌的標準化生產,組織實施香菇生產“114”計劃。根據產業布局在全縣建設100個香菇標準化生產核心基地,發展規模生產示范戶(場)1000戶,穩定4000噸標準化香菇生產規模。
通過政策扶持、技術指導、企業帶動、科技投入等多種形式,引導農戶向大戶栽培轉移,改變傳統的副業式零星種植逐漸為專業“農莊型”種植。
2008年,慶元推廣標準化生產6000萬袋,建成年栽培30萬袋以上的核心示范基地83個,發展規模示范戶215戶。2004—2007連續四年,“慶元香菇”列入國家監督抽查,近50批次樣品全部合格。
“一菇獨秀”變為“百菌齊放”
連日來,慶元縣黃田鎮中濟村的灰樹花基地里,菌農們忙著采摘灰樹花。基地的主人蔡章平高興地說“我的基地種了灰樹花70萬段,今年收益很理想。這既不用到山上砍樹,又比原來成本低的灰樹花好種。”
長期以來,香菇是慶元食用菌產業的“老大哥”。其中最高年份的種植1.67億袋,消耗闊葉林木屑用材15萬立方米之多。這產業曾經“富”了一方老百姓,也“吃”禿了一座座青山,改變“一菇獨秀”的舊況迫在眉睫。
為解決保護生態環境與發展食用菌產業的矛盾,慶元縣根據森林資源消長平衡原則,提出了“提升木腐菌、發展草腐菌、利用野生菌”的發展戰略。運用新工藝、新技術推動食用菌產業轉型,使得以香菇為主、其他食用菌為輔的多品種共同發展的生產格局進一步優化。通過轉變食用菌產業“食性”,慶元食用菌的“花名冊”上頻添“新丁”。目前,全縣香菇種植量有計劃地減少至8500萬段,黑木耳1500萬段,灰樹花1300萬段,其它珍稀品種約1000萬段,預計全年食用菌生產規模1億段左右。
在慶元,不但呈現出“百菌齊放”的良好局面。而且通過重點培育20萬畝菇木林的辦法,保證森林資源每年凈增23萬立方米,實現森林蓄積量長大于消,慶元的山更綠、水更清、天更藍了。
由于我縣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深入開展,我縣境內的野生食用菌種類越來越豐富。姚平生是慶元縣秋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科研人員,經過半個月的努力終于在我縣山區采集到1653個野生食用菌,準備制作成標本,送往全國各地博物館。這些品種隸屬于21個目、70個科、295個屬,占到目前已知野生食用菌種類的近三分之一。慶元已然成為了食用菌王國的“天然標本庫”。
“小販賣的菜”變為“醫生開的藥”
慶元華夏菇品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夏富根,從事香菇購銷生意已近30多了。他說:“改革開放初期,我就到寧波、上海等城市擺地攤賣香菇。投入精力很大,效果反而很差。”在那段時間里,慶元有上萬“菇販”大軍在國內各大城市設攤“賣菜”。
“慶元食用菌產業的轉型升級給購銷企業帶來的巨大商機。”夏富根說,慶元提出建設“香菇集散地”之后,短短幾年時間里,他便成立了香菇購銷公司,年銷售額達2000多萬元。目前,慶元全縣10多家食用菌購銷流通企業,近萬噸香菇從慶元銷往全球30多個國家。雖然購銷隊伍龐大,但仍然沒有走出“賣菜”的小圈。為此,慶元運用現代農業的理念,突破一產的舊框框,堅持一、二、三產并舉的方針。慶元百興食品有限公司就是最早“吃螃蟹”,也是最早“嘗到鮮”的企業之一。
百興食品總經理吳其耀說,食用菌食品在國外擁有“海量”市場。就在當前面臨全國“出口寒冬”的時候,百興憑借多菌種、多元化的產品,出口額依然保持每年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長,其野生菌即食產品占據法國市場的“半壁江山”。近年來,在慶元更有一批企業“劍指”食用菌生物科技最高端。慶元大山合菇業有限公司利用生物萃取技術提取珍稀菌中的“鳥苷酸”開發復配產品,為家庭和餐飲消費提供了不依賴味精的“吊鮮”,廣受消費者喜愛。
公司負責人吳新建介紹:“由于利用高科技進行精深加工,慶元食用菌不再只當‘菜’,也能當‘藥’。這一轉變,平均價值增加了10倍以上。”今年,該公司完全按照國際GMP標準建成了現代化生物制品工廠和國際先進水平的生產線,年生產各種食、藥用菌細粉達到2500多噸,年生產提取物、多糖200多噸。
從核心示范基地(示范村),到購銷流通、到食品加工、到精深加、再到生物制藥,通過食用菌產業的轉型升級,慶元基本形成了縱貫產前、產中、產后的產業鏈,生產、流通、加工三大產業集群,初級產品、粗加工產品和精深加工產品等多層級產品,以及香菇、原輔材料、專業技術人員三大市場。全縣常年食用菌干品產量0.6萬噸,年交易干品量1萬噸,從業人員達5萬余人,年產值(三產累加)超過12億元。
“慶元香菇”品牌及技術已大面積向周邊縣市乃至全國輻射,形成的年產值在15億元以上。慶元也因此在2007年被省政府認定為“農業特色優勢產業食用菌強縣”;被中國食用菌協會授予“全國小蘑菇新農村優秀示范縣”稱號;2009年被中國食用菌協會授予改革開放30年以來全國唯一殊榮的“全國食用菌行業特別貢獻獎”稱號。(浙江在線)
編輯:XS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