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09-12-04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近日,記者從古田縣獲悉,由古田民間科研機構“興達銀耳研究所”承擔的科研項目——野生銀耳菌種源選育優良菌株研究,經過全體課題成員三年時間的反復實驗,不斷篩選,終于從13個野生銀耳品種中選育出TR-B4、TR-B5兩個野生種新菌株,并在部分菇農中推廣種植,獲得成功。
11月26日,由縣科技局與食用菌產業局組織的食用菌專家,先后前往城東街道極樂村菇農吳靈泉與鳳埔鄉鳳埔村菇農林宗波菇房,查看驗收由野生銀耳新菌種TR-B4、TR-B5接種的菇筒的出耳情況。古田縣銀耳年產量16萬噸(鮮品)占全國總產量的90%。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該縣引進了10多個銀耳品種,隨著栽培技術變革被逐步被淘汰。1998-2001年省科技廳立項《銀耳優良菌株選育研究》課題,選育了TR01和TR21兩個優良菌株,但人為不可抗拒的種性退化依然影響著銀耳的產量,困擾著銀耳產業的穩定發展,因此尋找開發種性穩定高產優質的新菌株,顯得尤為迫切。此次選育出的TR-B4、TR-B5兩個野生銀耳菌種,具有菌絲生產旺盛,抗性強,且出耳早1至兩天,單產對比提高8%以上,朵大片松,色澤潔白,品質優良,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寧德網)
編輯:XS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