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山東泰安市東平縣商老莊鄉義和堤村食用菌種植大棚,一排排菌包整齊懸掛,上面粉嫩的耳芽初露頭角,在溫濕可控的環境中茁壯成長。
與傳統地栽模式不同,吊袋式種植通過立體懸掛菌包、噴淋系統精準調控濕度,大幅提升空間利用率和木耳品質。此次種植的粉色木耳品種為國內領先的“粉耳1號”,由四川省食用菌研究所李小林博士團隊選育,耳片肥厚、色澤粉潤,蛋白質含量顯著高于普通木耳,兼具柔嫩彈滑的口感,適合鮮食與深加工。
義和堤村引進粉色木耳新品種,采用吊袋式大棚種植技術,成功培育出首批粉木耳菌芽。義和堤村支書沈本平介紹,2個大棚共投放菌包4萬個,預計首茬鮮木耳產量可達8000斤,經鎖鮮處理后,通過冷鏈直供北上廣等一線城市,售價預計達30-50元/斤,效益遠超傳統黑木耳。明年計劃擴建至10個大棚,并聯合鄉里冷鏈運輸,實現全年供應。
目前,商老莊鄉依托“一村一品”戰略,為農戶提供低息貸款、技術培訓及市場對接服務,計劃通過短視頻直播、參加農博會等方式,打響“商老莊貴妃木耳”品牌,拓展高端餐飲與出口渠道。同時,計劃借鑒“基地+合作社+農戶”模式,未來聯合周邊村民成立專業合作社,統一技術標準與品牌包裝,并開發即食木耳、菌湯包等深加工產品,延伸產業鏈。(來源:中華泰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