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0-04-06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在經過了一個漫長的冬天后,隨著氣溫的回升,雞腿菇將再度出菇,進入春季管理階段。如何確保雞腿菇出菇正常,達到穩產高產、如何減少和避免病蟲害的產生是農民最關心的問題。中國食用菌協會專業技師郭常滿做客“鄭明白熱線”,為農民朋友解答春季雞腿菇生產中經常出現的問題及防治方法、注意事項,供雞腿菇生產者參考。
雞腿菇出現蟲害怎么辦?
延壽縣王曉民問:雞腿菇出現病蟲害了,怎么辦?
郭常滿:殺蟲的具體方法如下:在畦床上用直徑3~5厘米的木棍間隔約20厘米打洞至畦底,然后按每平方米畦面1片藥的用量將磷化鋁包好投放到畦面上,上覆塑料薄膜,約24小時即可殺死全部害蟲。該法適于在未出菇的低溫階段使用,如溫度穩定在10℃以上時,應相應縮短覆膜時間,溫度達20℃以上時覆膜時間應掌握在10小時以下。投藥覆膜的同時,還可用敵敵畏或菊酯類藥物噴灑棚內各暴露處,以便滅殺得更加徹底。
雞腿菇出菇時咋補水?
林甸縣張明海問:雞腿菇在出菇時,怎么補水?
郭常滿:經過上年的出菇及冬季的低溫干燥,基料失水嚴重,覆土亦相應失水,如不及時補充水分,則很難獲得理想的產量。補水的主要方法是:用鐵鏟類工具間隔20厘米左右從畦面插入到畦底,而后灌水1~2次,約一周后基料吸水至原播種時的含水量。注意:該次灌水,意在補足基料水分。頭批出的菇,所需的水分大部分將從此獲得,下次出菇時可不再灌水,因此一定要補足。然后可適量補土并整平畦面,新補的覆土水分不足時,可適量噴水。
怎么避免雞腿菇病蟲害發生?
尚志市劉永剛問:冬春交替,怎么避免病蟲害發生?
郭常滿:雞腿菇生產中最大的危害是“雞爪病”。由于冬季是低溫季節,害蟲一般藏匿于料內及畦底溫度偏高的地方。現在天氣回暖,蟲害開始活躍,發現有害蟲存在時,必須立即進行清理。應用磷化鋁熏殺,以防其蔓延擴大。還要做到以下幾點:一要嚴格檢查菌畦的床面,還要檢查棚墻體及木質立柱等,發現有雜菌生長時,應及時刮除并噴刷多甲溶液。二要仔細觀察棚內有無跳蟲、馬陸、菇蚊、螨蟲等害蟲,尤其需打開菌畦嚴格檢查基料內部及畦底。三要適當補水。上述工作確認無誤后,即可進入正常的出菇管理階段。
雞腿菇怎么能多出菇?
慶安縣吳振林問:怎么掌握溫度?得多少度,能多出菇?
郭常滿:雞腿菇菌絲生長的溫度范圍在3~35℃之間,最適生長溫度在22~28℃之間。溫度低菌絲生長緩慢,呈稀、細、絨毛狀。溫度高菌絲生長快,35℃以上菌絲易發生自溶現象。雞腿菇子實體生長溫度范圍在8~30℃,最適生長溫度在12~18℃。溫度低,生長慢,個頭大、結實,形狀象雞腿,品質優良,貯存期長。溫度過高,生長快,菌柄長,菌蓋變小、變薄,品質降低,極易開傘自溶。一般氣溫穩定在16℃后,便可大量發生菇蕾。
雞腿菇的適宜濕度是多少?
肇東市徐玉先問:天氣忽冷忽熱,雞腿菇濕度多大合適?
郭常滿:培養料含水量以60%~70%為宜。未出菌前,可適當掀開草苫,以提高光照強度,并給予一定的刺激;發菌期間,可加大棚內通風量,空氣相對濕度控制在80%左右;子實體發生時,空氣相對濕度控制在85%~90%,低于60%菌蓋表面鱗片反卷,高于90%以上,菌蓋易得斑點病。(黑龍江日報農村報)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