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碧山村食用菌產業鼓了農民腰包
發布時間:2011-01-06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田間黑色的食用菌大棚一個緊挨著一個;大棚里,一層層排列整齊的菌袋上正綻放著潔白的銀耳花花,或者是小傘一般的香菇;田坎上、斜坡里,到處都是架放規范的段木,段木上滿是長出的木耳……
日前,走進通江縣諾水河鎮碧山村,筆者發現:在這樣一個邊遠山村里,除了食用菌大棚,這里居然沒有種植糧食作物。
“我們村的農民現在都是買糧,嘿嘿,名副其實吃上了‘商品糧’咯。”全國勞模、碧山村村支書楊正江頗為自豪地說。
據楊正江介紹,碧山村山勢陡峭,土壤貧瘠,村民再怎么起早摸黑地干,到頭來也只夠維持基本生活,村民家庭經濟收入主要靠外出務工。直到2005年,全村的人均純收入還不足1000元。
窮則思變,變則通。楊正江說,借助國家扶貧開發資金的支持,2007年起,村里食用菌產業開始向規模化、多元化發展,并且還成立起了食用菌協會。
村民李兵因病做手術,2010年只種植了香菇7000袋。他說:“協會提供的種子好,產量高,一袋香菇的純利潤有3塊錢,我2010年收入已經超過二萬塊。”
而李兵只是碧山村種植食用菌最少的農戶。種植大戶閆斌2010年收獲黑木耳4000多斤,同時種植段木香菇10萬袋,全年收入超過50萬元。
楊正江說,2010年全村293戶中就有253戶種植食用菌,人均食用菌純收入5000元以上,全村食用菌產值達1000萬元以上。
找對了路子,碧山村由窮變富。富裕起來的村民對生活質量的追求也高了。
一幢三層小洋樓掩映在黑壓壓的大棚之間,格外顯眼。這是村民楊波2009年建成的新房。走進底樓大廳,裝飾陳設豪華,與城市居民的客廳相比,并無二致。“原來窮啊,全家老小就只有兩間土坯房遮風避雨……”對比今昔,楊波感慨不已。
據村主任李學昌介紹,2007年以前,全村百分之九十的村民住的都是瓦房和土坯房,甚至還有幾戶村民住的是茅草房。現在,全村有百分之七十的家庭都建起了樓房。
“現在活兒輕松了,日子好過了,我們和城里人的生活也沒啥兩樣。”村民李杰昌自豪地說。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