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產業化要有新概念
發布日期: 2011-02-22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近年來,食用菌產業化經營在我國食用菌發達地區的廣大農村不斷涌現,呈生機勃發之勢。目前,社會上對于食用菌產業化所使用的概念不外乎是兩個:一為食用菌產業化經營;二為食用菌產業化是當前農村的一種食用菌經營模式。
筆者認為,把食用菌產業化經營當作當前農村的一種食用菌經營模式來看待是遠遠不夠的。有個新概念必須提出來:食用菌產業化聯合體。因為在現實中,食用菌產業化經營的組織形式基本上是食用菌公司+基地或食用菌公司+菇戶或食用菌公司+基地+菇戶,是聯合起來的經營機構,所以稱之為“食用菌產業化聯合體”比較合適。它跟我國解放后出現的“農業初級合作社”類似,屬于組織形式,也就是經營體制。推進食用菌產業化經營就是推動農村食用菌經營體制創新。這種新體制的出現是生產力發展使然,是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的結果,是新的生產關系。食用菌產業化聯合體雖然與我國農村出現的食用菌合作社相類似,但已具有質的飛躍,是一種新生事物,有強大的生命力。
食用菌產業化聯合體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中國農村的食用菌經營新體制。這種新體制主要體現在:經營機構新、經營權限新、管理機制新。
目前在我國食用菌發達地區,食用菌產業化聯合體的主要形式是:食用菌公司(龍頭企業)+基地(加工廠、菇場)+菇戶;食用菌公司+菇戶;食用菌公司+基地。其他形式都是在這三種形式的基礎上派生出來的。這種聯合體的經營機構在我國農村食用菌經營歷史上從未有過,此為經營機構設置之新。
食用菌產業化經營突破了傳統食用菌業的生產范圍,向食用菌加工業、商業、科技業拓展,形成了生產、加工、科技、服務、銷售的產業鏈,即所謂產、加、科、銷一條龍,農、工、科、貿一體化。這種創新為傳統食用菌產業走向現代化開辟了一條寬敞的道路,此為經營權限之新。
食用菌產業化聯合體實行的是企業化管理。在我國食用菌發達地區,主要實行的是食用菌公司制與股份制。這相對于我國歷史上任何時期的食用菌產業經營管理體制都是嶄新的,此為管理機制之新。
食用菌產業化聯合體基本上都有一個食用菌龍頭企業。通過食用菌龍頭企業的帶動或者輻射,成千上萬的菇戶或者通過土地作為資產入股,進入食用菌聯合體;或者與食用菌公司以契約關系成為食用菌聯合體的成員。許多食用菌聯合體以科技入股的方式,把食用菌科技人員吸納進來,形成自己的食用菌科技隊伍,或者直接與食用菌科技院校掛鉤,從而實現了產前、產中、產后的科技服務。這使食用菌科技人員有了用武之地,并使食用菌科研成果直接轉化為生產力,有力地促進了食用菌生產。
當前,食用菌產業化聯合體有食用菌加工企業帶動型、食用菌流通組織帶動型、食用菌專業市場帶動型、食用菌專業大戶帶動型、食用菌中介組織帶動型等形態。食用菌加工企業帶動型的聯合體,以土地入股的菇戶直接參與食用菌產品深加工獲取高附加值的分配,極大地提高了菇戶的經濟效益。食用菌流通帶動型的聯合體,外與市場接軌,內與菇戶聯結,減少中間環節利潤的流失。食用菌公司根據市場需求(含國際市場)與菇戶簽訂種植合同,淡季、旺季都收購。這既滿足市場需要,又保證菇戶利益,有力地提高了菇民的生產積極性。
食用菌產業化聯合體以食用菌公司+基地的形式可直接實現規?;⒓s化經營,以食用菌公司+菇戶的形式可間接地實現規?;?、集約化經營,不僅有利于科學技術的應用,也有利于食用菌機械的應用,而且可實行食用菌生產專業化、布局區域化、經營一體化、服務社會化、管理企業化。
實踐證明,食用菌產業化聯合體是深受菇民歡迎的農村食用菌經營新體制,它使菇農走上了食用菌市場化經營的新征途,使食用菌經濟融入了食用菌市場經濟,融入了食用菌全球化經濟。由此可見,食用菌產業化聯合體是目前食用菌發展初期農村食用菌經營新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