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夏邑縣食用菌產業發展的思考與建議
發布日期: 2011-03-14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我縣食用菌生產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經過縣鄉各級有關部門的共同努力,食用菌生產保持持續健康發展的良好態勢。2010年12月24-26日,我縣組織有關人員就各鄉鎮食用菌生產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據統計,各類食用菌產量14.2萬噸,產值達11.42億元,產量超1000噸的鄉鎮有13個,其中車站、楊集、王集、李集、馬頭等鄉鎮超過5000噸,車站鎮食用菌產值超過3億元,我縣食用菌產量、產值已多年在全省名列前茅,成為全國最大的雙孢菇生產基地,2010年被中國食用菌協會授予“全國食用菌行業優秀基地縣”,同時當選為中國食用菌協會董事會常務理事。
一、食用菌產業發展的現狀
1、區域優勢日趨顯現。目前,全縣各種菇類正在向優勢區域集中,區域特色凸顯。如車站、王集、楊集、李集4鄉鎮的雙孢菇、草菇引領著全縣食用菌產業的發展,北鎮的香菇、桑固的平菇、小姬菇、何營、李集的杏孢菇、馬頭的金針菇等菇類穩步增長。從調研情況看,我縣食用菌生產逐步由傳統的發展模式正在向規模化、工廠化生產模式轉變,如夏邑縣藍天食用菌開發有限公司工廠化食用菌生產基地,占地面積60畝,總投資1137萬元,新建標準化菇棚60座,從菌種培育到種植全過程工廠化生產、標準化管理,年可生產雙孢菇120萬斤,草菇45萬斤,安排農村勞動力100余人。栗源食用菌合作社發展種植園區2個,購買了多臺拌料機、裝袋機、鍋爐等,有些菇房安裝了暖氣,何營鄉李喜民購買了攔料機、立式沖壓裝袋機等,初步探索了工廠化生產的路子。
2、菇農收入明顯增加。2010年全縣各類食用菌鄉鎮達23個,專業村210個,專業戶1.1萬戶,從業人員3.5萬人。2010年雙孢菇價格較高,每斤3.2-4.8元,每個菇房預計收益6-8萬元,高者可達10萬元以上,種植戶年人均收入可達1萬余元,較上年增長25%,約為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的2倍,河南電視臺新農村頻道《致富招招鮮》欄目組來我縣錄制了專題節目。近年來,我縣食用菌規模擴大了2.5倍,棚效益翻了翻,總產值上升了3倍,雙孢菇鮮菇年銷量由零上升到5萬噸,食用菌由原來微不足道的新產業成為全縣農業中的支柱產業,成為現代農業的新亮點。
3、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明顯提高。我縣抓住被省定為“出口食用菌備案基地”和“全省首批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的機遇,大力推進標準化生產,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出臺了《關于在食用菌基地禁止銷售和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的通告》,菇農的標準化意識明顯增強,食用菌質量安全水平日益提升,雙孢菇檢測率達100%。
4、產業化經營水平穩步提升。現有食用菌深加工企業4家,其中省級龍頭企業1家,市級龍頭企業1家,年加工能力6萬噸,上交利稅200余萬元。
5、菌種生產發展迅猛。全縣已有食用菌種生產企業31家,年生產菌種700萬袋(瓶),產值2000萬元,是全國最大的菌種生產基地,菌種銷全國15個省市和地區,外派技術人員200余人,月均工資4000元,我縣已成為全國重要的雙孢菇菌種生產中心和技術輸出中心。
二、當前食用菌產業發展面臨的問題
1、規模化生產滯后,資金、土地是制約食用菌規模化發展的主要因素。
2、勞動強度影響著產業的進一步發展。以雙孢菇生產為例,雙孢菇一個生產周期堆草需用工50-80個,上草20-30個,覆土20-30個,打水50個,撒菌種15個,采菇、去根等生產環節也需要很多工,并且菇房內上下層數多,爬上爬下,勞動強度特別大。同時,其它菇類生產的翻料、裝袋、接種等勞動強度也很大,很大程度上制約著食用菌產業的發展壯大。
3、加工企業產品單一,名牌產品少,市場竟爭力不強。目前,國內各種菇類即食食品銷量大幅上升,我縣企業相關產品很少,跟不上形勢的發展。
4、菌種廠設備落后,基礎設施簡陋,規模小,生產質量不高,不適應現代化發展的需要。
三、幾點建議
我縣食用菌生產經過10年的發展,目前的發展任務是在保持總量穩定增長的同時,推進產業向更深層次更廣闊領域拓展,盡快實現由食用菌大縣向食用菌強縣的轉變。
1、抓住機遇,加快發展。要抓住國家實施循環農業和新一輪“菜藍子工程”的新機遇,進一步轉變生產方式,加快標準化生產基地、示范園區建設力度,逐步向集約化、規模化、工廠化方向轉變。開展食用菌循環生產模式創新,擴大資源的再利用。加大新技術推廣力度,示范推廣食用菌工廠化生產和菌包專業化生產技術,力爭1——2年內建成4-6個菌包廠、2-3個工廠化生產企業。加大深加工技術研究與生產,力爭對煮菇水等廢水有效利用。同時加工企業要加大新產品研制與開發,填補市場空白,壯大企業規模。
2、加大力度,著力搞好“三個”提升。建立政府對食用菌產業的支撐機制,政府每年拿出10-30萬元扶持一批相關科研項目,探索工廠化與產業化相結合的發展模式,研發、推廣適合我縣農村農民特色的工廠化生產技術,著力提升產業科技創新水平。大力推廣標準化生產,加大高毒農藥查處力度,著力提升食用菌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大力推行基礎設施標準化,推廣先進的食用菌機械,建成基礎設施標準化示范菇房1-2個及相應菌類機械廠,提升產業化水平。
3、大力扶持,給力菌種企業。目前,我縣的菌種生產在國內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和影響力,要加大菌種企的扶持力度,從現有菌種企業中選擇5-10家建立標準化菌種廠,標配拌料機、裝瓶機、滅菌鍋爐等設備,使其達到年產2000萬瓶(袋)的生產能力,實現我縣由菌種大縣向菌種強縣轉變。
4、建立生產合作社,提高組織化程度。鼓勵群眾組織生產合作社,形成“縣有行業協會、鄉有分會、村有合作社”的新格局,聘請專家技術人員對合作社人員進行培訓,增強其抵御市場風險能力,真正成為凝聚群眾、帶領群眾致富的行業組織。
5、廣泛宣傳,提升夏邑知名度。通過電視、報紙、網絡、參加展銷會等多種途徑,廣泛宣傳夏邑食用菌產業,尤其是加大“孔祖宴”牌商標宣傳推介力度,提高夏邑食用菌產業知名度和影響力。依托“中國食用菌之鄉”的金子招牌,以菌為媒,廣泛開展招商引資,爭取落地1-2個億元以上的食用菌種植、加工企業,拉長食用菌產業鏈條。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