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精神”讓劉東明在青川成就夢想
發布時間:2011-05-11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繞過青川新城的街道,穿過一座漫水橋,記者找到了劉東明。已是晚上8時,但他還和工人一起在廠房里趕工。前段時間,他購買了一條韓國進口自動化生產線,專門生產膠囊菌。他興奮地告訴記者,這樣的規模生產線在全國是第二條。
說起劉東明,青川很多農民都很熟悉。不僅因為他是青川縣旺源恒山珍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更重要的是,地震時,他拋開一切,奮勇投入救災;在恢復重建中,他又將自己種植菌類的技術傳授給農戶,帶動青川人民共同致富。
日前,記者來到位于青川縣喬莊鎮劉東明的工廠。眼前的他比三年前氣色好了許多,“災難都過去了,心里也舒暢了。我特別感謝家鄉人民的幫助,否則我不能這么快重建公司。”
劉東明是浙江麗水人,1996年作為浙江省科技廳委派的農村指導員來到青川,開發食用菌,當地百姓都叫他劉老師。他把食用菌培育加工技術帶到這個山城,還自掏腰包培訓村民。在他傾力幫助下,當地6個貧困村變成了小康村。完成幫扶任務的劉東明本可以回浙江,但是在青川的幾年,他對這片土地產生了深厚感情,于是決定留下,并成立了自己的公司。
憑著自己的努力,2008年,劉東明的資產達到400余萬元,并帶動農民3800多戶。但是一場突如其來的特大地震,讓他苦心經營的產業瞬間化為烏有。
“當時真有點心灰意冷,想馬上回老家。”劉東明告訴記者,但是浙江人與生俱來的不服輸、不怕苦的精神讓他選擇留下。
當時,劉東明每天開著自己的小貨車送傷員、拉物資、運糧食。在路上,災區群眾一招手他就停車,拉貨送人,不收一分錢。當時需要搭建帳篷,他就把自己從倉庫里“搶救”出來的彩條布、油紙、塑料布、遮陰布等物資全拿出來。公司里一棟小平房沒有 ,就成了部隊的指揮所。在當時物資極度匱乏的狀況下,劉東明把大棚內僅剩的菌菇全部送給當地百姓,自己一點也沒留。
“地震后,青川老百姓讓我非常感動。”劉東明告訴記者。地震后,他收到不少老百姓的來信和來電,打聽他的消息,許多人專門跑到他家,詢問地震后他家的情況。還有一些百姓在艱苦的情況下,把家里僅有的物資送到劉東明家,讓他忍不住流下眼淚。
面對這些質樸的青川百姓,劉東明下定決心,一定要“東山再起”,幫助身邊的老百姓。
如今,劉東明重建的公司越做越紅火。在廠房里,劉東明將新開發的膠囊菌取出來給記者看,一顆顆菌菇新鮮飽滿。他自豪地告訴記者,過去的食用菌平均存活率為75%,而現在新開發的膠囊菌存活率達99.5%,引進的韓國設備也為他節約材料七成。
“如果沒有寧波援建的幫助,重建公司沒有這么順利。”2009年,劉東明將自己構想的發展模式寫成可行性報告,寧波援建指揮部看后覺得很有潛力,為他提供援建資金79萬元。2009年初,劉東明又回了趟老家,向親朋好友籌款290萬元。揣著360多萬元現金,他熱火朝天地干了起來。當年,他就獲利100多萬元。
劉東明將高檔菌苗以低價賣給當地農戶,并為農民提供免費技術指導,保證他們將菌類種活。農戶的菌類長成后,他再回收。在他的帶領下,附近13個鄉鎮的2000多戶農民,僅在2009年就每戶增收1000多元。現在,在他的指導下,已經有3000多戶農戶加入種植食用菌的行列,去年共獲利3500多萬元。種植食用菌還帶動了當地就業,目前共帶動1000多人就業。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