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科爾沁區建香菇園解決下崗工人就業
發布時間:2011-06-30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據了解,近年來,隨著企業改革和經濟結構調整,全區企業通過精減富余人員,實現了輕裝上陣,激活了企業。但下崗工人怎么辦?內蒙古科爾沁區把下崗工人問題放在與救企業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他們抓住小香菇在當地是知名特產的優勢,決定以小香菇為突破口,為下崗工人做致富文章。
內蒙古通遼市科爾沁區每天有1噸多的香菇被運往全國各地以及國外,小香菇成了當地一項致富產業。把小香菇產業做紅火的原來是下崗工人。他們說:是通遼市市委、市政府給下崗工人興建的科爾沁區香菇園再就業基地,讓他們有了事兒干,有了錢賺。
1999年9月,通遼市政府、科爾沁區政府和科爾沁區綠緣蔬菜果品有限公司共同酬資興建起了科爾沁區香菇園再就業基地。該工程計劃總投資535萬元,分三期完成,可安置800多名下崗職工再就業。去年9月,一期工程22棟溫室大棚正式投入生產,解決了120名下崗工人就業,年底就實現了產值55萬元的開門紅。
科爾沁區香菇園再就業基地大規模種植香菇后,使原來只在當地有名氣的香菇,如今在外地也小有名氣,一些大城市以及國外的客商 紛紛來訂貨。最近,再就業基地與浙江一外貿公司簽訂了大量出口日本的長期合同。許多下崗工人以及周邊地區的農民通過香菇園再就業基地的實踐,看到了小香菇的發展前景,也紛紛借香菇園再就業基地營造出的香菇市場優勢和名牌優勢,搞起了香菇種植。
在香菇種植方面,科爾沁區技術協會非常注重引導下崗工人進行科學種植,他們引進科技含量很高的菌草栽培食用菌技術,科爾沁科協還義務對職工進行培訓。為了讓小香菇種植盡快實現規模化、產業化,科爾沁區技術協會的科研人員經大量實驗,使小香菇不僅可以在大棚中進行無土栽培,而且還可以在大田中和玉米套種。
如今,科爾沁園區再就業基地掀起的種香菇熱,不僅讓下崗工人實現了再就業,而且還帶動起了當地農副產品的轉化增值。種植小香菇使用的培養基原料是當地資源最豐富的玉米秸稈和玉米棒,過去這些東西都被當做柴燒了,如今這些廢物變成了農民的一項收入。
據介紹,科爾沁區香菇園再就業基地的二期工程也已動工,將再建22棟溫室大棚,用于種植特種蔬菜及養殖反季節水產品,同時還將改造建成金針菇四季生產實驗、示范基地。三期工程完成后,香菇園再就業基地將達到食用菌生產、專用機械設備生產、原材料加工生產、脫水、分選、保鮮、倉儲運輸、科研培訓一條龍服務基地。
科爾沁區政府啟動的香菇園再就業基地,不僅讓下崗工人有了事兒干,有了錢賺,而且還帶動起了當地香菇產業,使再就業和香菇產業走上良性循環的發展道路。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